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戴思:為什麼將來屬於印度

http://www.CRNTT.com   2011-07-20 09:28:08  


  中評社北京7月20日訊/“印度的路子也許慢一些,但它是有效的,而且印度人的生活方式也更有可能保持下來。”南方網今天登載國際學者戴思的文章“為什麼將來屬於印度”:

  在倫敦為“未來屬於印度,而不是中國”的公開討論進行准備工作中,我想起了與我母親的一次談話。她問,中國的經濟增長率10%,與印度的增長率8%之間,有何區別?我回答說,這個區別的確非常大。如果我們經濟增長率為10%,我們可以提前20年——這幾乎是整整一代人——讓整個一代人進入中產階級。她想了一會兒,然後輕輕地說,“我們等待這一刻已經等了3000年,為什麼我們不能再等20年,以印度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呢?”

  她知道,民主的成本相當於窮人為推遲進入中產階級的支付的價格。她沒有詳盡闡述“印度的方式”,但它一定包括新年放六天假之類的細節。人們很容易被中國驚人的進步迷住,為印度混亂的民主而感到沮喪,但我想,她其實表達了大多數印度人的想法:他們不會拿民主來交換比原來要快2%的增長速度。

  我媽媽所指的“印度的方式”,意味著,一個國家必須對自己誠實。由於印度歷史上長期存在的種性制度把印度人劃分為不同等級,因此民主對我們來講應該容易得多。中國歷史上經常把不同民族同化成共同的、同類的儒家社會。中國像是一個大熔爐,它使各族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而印度則像是一個色拉盤,不同種性仍然保留其身份。因此,中國一直受到中央集權政府分層控制——這一傳統也帶進當今改革開放的時代。今天中國像一個經營公司。每位市長和市委書記的目標都與投資、產出和增長有關,這也與國家目標一致。那些超額完成目標的人迅速升遷。把國家作為一家企業來管理所造成的主要問題是,有可能忽略了基層人民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