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普京歸位”能否為中俄關係帶來12年穩定期

http://www.CRNTT.com   2011-11-15 09:32:18  


 
  普京當政 10年已經為中俄關係鋪墊了基礎。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始於葉利欽時代,真正得到落實的還是在普京時代。10年以來,中俄已經建立了一整套管理中俄關係的決策機制,從最高層到部委級甚至在地方都有定期的雙邊會晤機制。通過這些機制,雙方評估現狀,協調關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對於國際事務,中俄不謀求霸權,但也反對其他大國奉行強權政治,為此中俄形成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簡言之,普京當政,中國人比較放心。這也是中國學界對於“普京歸位”的直接反映。

  但筆者同時也認為,今後12年內外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影響中俄關係發展的變數很多,有些變數普京也不一定能夠控制。所以,穩定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

  在這些變數中,最為明顯的是中俄經貿關係的低水平徘徊與兩國經濟關係的制度性障礙,它們將會損害雙方的戰略互信和相互交往,導致兩國關係戰略框架的鬆動。環視周遭,在所有大國關係中,中俄經貿關係與政治關係是非常不對稱的。看看其他大國關係,如美國與歐盟和日本都保持著戰略同盟關係,處在同一個戰略構架之下。政治上如此,經濟上它們也維持著很高的貿易水平。2009年,美歐貿易總額達到9750億美元,美日貿易總額為1536億美元,歐日貿易總額為 1498億美元。中國與歐盟、美國和日本的政治關係水平照例低於中俄關係,但中國與它們的貿易水平也足以與這些盟國之間的貿易水平相匹敵。2010年,中歐貿易總額為 4797億美元,中美貿易總額為 3853億美元,中日貿易總額為2978億美元。相比之下,中俄經貿水平遜色得多,儘管它們在政治上形成了世界上最為重要的戰略夥伴關係之一。2010年,中俄貿易總額只有554億美元,比中韓2000億美元的貿易總額也低了許多。

  普京在最近訪華期間提出,希望中俄貿易總額今年能超過700億美元,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2020年達到2000億美元。這也可以理解為外交辭令。人們會發現,儘管中俄兩國最高層存在這些良好願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其主要原因是雙邊貿易存在著結構性問題和制度性障礙。根據王儷久研究員的觀察,中俄貿易遠不如中韓的原因在於中俄貿易結構難以銜接,影響了雙邊貿易的迅速擴大。難以銜接的原因又在於俄羅斯的心態問題。俄羅斯看到以前落後的“小兄弟”如今可以生產出大批價廉物美的工業產品,特別是競爭力極強的家電等電子產品時,心裡不平衡,因此“俄政府對中國商品的限制越來越多,以防中國同類產品對俄形成直接競爭,從而影響到兩國貿易總額的迅速增長”。另一個原因是,俄羅斯感到在對華貿易中吃了虧,因為俄羅斯向中國出售的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產品,這讓俄在精神上傷“自尊”,又在物質上“吃虧”,這也限制了中俄貿易額的增長。王儷久研究員的這個說法在筆者與戈爾巴喬夫的經濟顧問阿甘別吉揚院士的談話中獲得了印證。

  軍工領域本來是一個雙贏的領域。中國面臨著美歐對武器技術轉讓的禁止,自己在武器技術特別是尖端技術方面的研製能力較弱,而俄羅斯是理想的戰略協作夥伴。俄羅斯也願意向中國出口成套武器裝備,如戰機、運輸機和軍艦等。這類產品成交額大,附加值高,俄羅斯可以賺取豐厚的利潤。可惜好景不長。一個原因是中俄戰略互信不夠,俄羅斯總是心存防範中國的念想,不願意出口頂尖技術,給予中國的武器裝備水平落後於印度,由此導致中國把重點放在自主研製上。中國不再向俄羅斯大量採購成品武器,主要是採購零部件,如大量採購AL-31戰鬥機引擎。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最新報告,最近幾年,中俄之間的武器貿易額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國不斷在尋求高端技術來發展自己的軍火產業,因此對俄羅斯製造軍火的需求量就相應降低了”。此外,“俄羅斯對自己的實力以及是否願意去滿足中國(對武器)的需求持有疑問。俄羅斯雖然是世界第二大武器出口國,但是有時候中國需要的高尖端武器是俄羅斯沒有能力生產的”。由於武器貿易一直是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基石之一,如果未來12年失去這個基石的話,就會在某種程度上動搖中俄戰略夥伴關係。所以,這次普京訪華其辦公廳副主任烏沙科夫提出,要與中國方面討論有關保護軍事技術合作領域知識產權的問題。這反映出俄方的擔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