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少年班”回潮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2-01-04 14:22:30  


西安交大少年班學生在熱烈討論。記者 郝 娜 攝
學生就課文內容在課堂上自編短劇,即興表演。記者 郝 娜 攝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1月1日,全國約1800名應屆初中畢業生參加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的初試,參加考試的人數是最終招收學生數的十多倍。20多年來一直備受質疑的“少年班”為何會回流?上海東方早報今天登載教育學者、上海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的文章《“少年班”回潮的根源》,對此進行了分析: 

  1月1日,全國約1800名應屆初中畢業生參加西安交大2012年少年班的初試,參加考試的人數是最終招收學生數的十多倍。

  據悉,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最早有13所高校可以招收少年班,現在只剩3所,能達到規模招生的,只剩下中國科技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20多年來,少年班的招生一直備受質疑,不過,當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對於現行的高考模式感到失望時,少年班成為新的救星。

  “少年班”從當初的“火爆”轉冷,再到現在似乎又要變得“火爆”,令人感慨。究其原因,是以培養少年拔尖人才為辦學目標的“少年班”,與我國其他學校教育一樣,一直沒有探索出真正的個性化教育之路。

  “少年班”在辦學中似乎是有“個性”的。很多孩子都是一路跳級,跨進“少年班”的,可是,當這些孩子匯聚在一起時,學校是否對其進行了個性化教育?比如,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實行導師制,配備導師,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詢和服務體系,關心每個個體的身心健康?

  以此觀察“少年班”,不難發現,目前的“少年班”距離個性化教育尚遠。學生還是被要求學相同的課程,也沒有導師制,最多班主任多關心一下;至於心理咨詢和服務,其他大學生有怎樣的待遇,他們也是怎樣的待遇。也於是,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少年班”,負面新聞並不少,最主要的是學生心智不成熟,存在比較多的心理問題。在沒有“少年班”,有少年大學生的大學,少年大學生也有類似問題。

  但其實,這更多不是少年大學生的問題,而是大學教育根本沒有個性教育的問題:選修課比重極少,學生沒有自主選擇空間;連博士生、碩士生都無法經常見到導師,更別提在本科中推行導師制;學校多的是行政機構人員,心理咨詢人員少得可憐。如果大學教育能關注每個個體,給予個體自主選擇課程、選擇老師的空間,推出本科導師制,對每個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咨詢,這些少年大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的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

  在一個重視個性教育,給每個個體自主發展空間的教育環境中,是不需要“少年班”的。而“少年班”的出發,又不幸地把一些個性突出的孩子納入另一個設定的成才模式。這就是“少年班”命運輪回的根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