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22歲教授昭示“民科”才是中國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2-03-23 11:44:10  


 
  ■ “民科”其實是時代產物

  ——學者田鬆研究過“民科”的年齡,結果發現“民科”基本上都出生在1970年代以前。80後、90後是“民科”的鳳毛麟角。可見,“民科”真的是時代產物,當然也具備劃時代的特征。這些特征也可以說是“民科”的成因。

  特征一:受到文革中常見的“批臭”思維影響

  “民科”大多認為自己受到了主流科學界的打壓和排擠,而自己所研究的課題往往是富有劃時代意義的,是打破了主流學界一直以來的認識的。

  眾所周知,批判教育在70年代以前,尤其是在文革時期大行其道。這其實是種“批臭思維”,和科學精神所要求的批判思維並不相同。而這種思維也讓許多這個時代的人對知識傳統很不以為然,還拋棄了邏輯思維能力。

  刀爾登在《中國好人》一書中曾經很貼切地形容過這種思維的產生和後果——

  “把某樣東西宣布為‘臭’,和要你自己動手把它‘批臭’,這里面的區別很深。把孩子召集起來,告訴他們太陽繞著地球轉,或達爾文是猴子,這不過是謬見的強迫教育。而要孩子自己動手來證明達爾文是猴子,得逼著他發動全部的惡意,拋棄對同類的所有同情心,蔑視一切他已知和未知的邏輯,把對事實的任何敬意踩到泥淖裡去。……對小學生,或任何對該對象無知的人來說,去批判一種對象,很像是一種輕鬆的遊戲,在里面人們可以滿足一種運用無知的暴力快感。你有本事是嗎?我用一句‘他媽的’就可以打倒你;管它是多少人殫精竭慮才產生的一點思想,我照樣可以看不起它。理由?不需要理由!——這才是要義所在。慢慢地就養成了習慣,習慣於不講道理,習慣於說謊,編造是非,習慣於把別人往壞裡琢磨,習慣於依賴愚昧,並從愚昧中發現出力量,體驗到快樂。田間地頭學哲學,工人階級上講台,在這種‘遊戲’裡,受傷害的絕不是知識傳統的本身,而是我們。到今天,我看到一些念過書的人拿起什麼事來都敢胡說,我懷疑他們和我一樣,也是‘批判’著過來的。”

  因此反智也罷,偏執也罷,其實都是這種長期的“批臭思維”鍛煉的結果。

  特征二:受到大躍進、“大快幹”的精神鼓舞

  在許多科普文章、科學家傳記中,對科學活動的描述非常膚淺、粗糙。無非有兩大法寶:一是“鐵杵成針”,居裡夫人支起一口大鍋熬瀝青,熬啊熬啊就熬出了鐳;陳景潤埋頭演算了幾麻袋草稿,就證明了一加二。二是“靈機一動”,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中腦袋,就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燒水時看見壺蓋在跳動,就造出了蒸汽機。類似這樣的描述還有很多,導致“民科”們相信,科學就來自“鐵杵成針”加上“靈機一動”,至於自身的條件和積累,以及外部環境的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經歷過全民大煉鋼的許多人都受到過大躍進思維的影響,因此這些過分誇張的科普文章非常合他們的胃口,也給了他們動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