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高雄之夜

http://www.CRNTT.com   2012-06-28 13:58:45  


清晨,鹿港老街還未醒來。汪振 攝
 
Day4:旅行的意義

  時代周報2012-03-21 23:52:44 汪振,北京驢友,出版社編輯 2011年單車環島窮游台灣

  到台灣的第四天,單車環台的第三天,計劃是趕往140公裡以南的台南市區。不過出發之前,我還是忍不住又來了一趟鹿港老街。前一天的晚上從這裡路過,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窄窄的巷子裡,好像總有一種特別的味道和情愫,讓人久久回味,難以忘懷。

  清晨,老街都還沒有來得及睜開雙眼,巷子裡彌漫著懶散的清淡味道。猛地吸一口氣,好像就連空氣都是格外清爽的。然而,也正由於是清晨,巷子裡的所有房子,無論是商鋪還是民居,大門都還緊閉。所以,我只能拍到一些有關老街“門臉”的照片。不過,中國傳統民居的門庭其實非常富有內容,它不僅會向你透露出居住者的身份和秉性,甚至還會告訴你很多當地歷史的典故和傳承,是一個絕不可錯過的文化符號。

  比如老巷之中,便有這樣一家書店,名字叫做“鹿水草堂”,門前有一幅對聯,據說文字是固定的,但每年都會換字體。今年用上了小篆,上聯為:有打瞌睡神仙;下聯為:無不讀書豪傑;橫批是:斯是陋室。

  此外,還有一家“鬆下齋”。它門前的色彩感很濃,從燈籠上的題字可以看出現在的主人姓李。而門後所藏的內容,也能通過其對聯的內容知曉一二。上聯:大道大觀大圓滿流露自然行徑;下聯:惟精惟一惟至善顯彰藝術思維;橫批:雕刻世家其昌永代稱絕藝。世家,這個曾經意味著中華民族家族傳承精神的詞,如今對我們來說,是否早已遙遠而又陌生。

  有一戶民居,難得開著門。門框上的春聯比較樸素,屋檐下的彩繪也很古典,不過,其門內中堂的擺設卻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那可是如今早已近乎絕跡於大陸的中國傳統廳堂的擺設風格。長長的條案、墻上的對聯以及供奉著的佛像,只讓人驚嘆這裡的時間仿佛真的沒有流走過。

  我在巷子中來回盤桓,直到里面住著的人們慢慢地打開自己的家門,開始他們新一天的生活。雖然已經被規劃成了景點,但可以看出來,這裡的人依舊可以保持他們原本的悠然生活,那種可以自在徜徉一輩子的感覺,能得以保留,著實讓人欣慰。

  老街走到頭,再穿過一條巷子,便能來到一座“天後宮”門前。鹿港一共有兩座天後宮,這一座是其中年輕的那個,因此又被稱為“新祖宮”。

  這座媽祖廟,建制比較樸素,沒有古代廟宇常見的三進兩院的格局,而是採取了獨院單殿的形式,不過其主體建築還是非常氣派的。廟頂是福祿壽的雕像,下面則是八仙騎著各自的座駕,奔向駕鶴而來的壽星。

  女人們在廟內誦經,男人們便慵懶地坐在廟門前聊天。他們有一搭沒一搭的閩南話,我實在是聽不懂,但我卻能看出來,他們和我一樣,也都沉浸在這一片誦經的悠揚之中。

  離開了新祖宮,我直接騎車來到“舊祖宮”。這一座天後宮,於雍正3年(1725)遷至此地,在台灣媽祖廟中的地位極高。因為該廟所供奉的媽祖神像是1683年(康熙22年)由福建水師提督靖海侯施琅從莆田湄洲天後宮恭迎來台灣的,是全台灣唯一一座由湄洲而來的神像,故人稱為祖神,鹿港天後宮也就因此被稱為祖廟。

  走進門廊,抬頭一看,發現這裡的雕刻真是精細,完全不亞於很多大陸的老房子。這便說明當年這裡的手工藝水平,還是非常不錯的。

  主殿前的香爐中已滿是香火,飄出的青煙染滿了整座寺廟,使得所有的建築都蒙上了一層淡淡的青灰色。而我要補充的是,在台灣,所有寺廟的香都是免費的,想進香的人,在廟門前自取即可。而且,這些虔誠跪拜的人,也不都是遊客,多是當地的信徒。清晨,去廟裡上一炷香,祈求一天的平安,是他們的精神寄托,也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拜訪完兩座天後宮,龍山寺自然也是要去一下的。它號稱是全台灣保存最為完好的清代建築,甚至有“台灣紫禁城”的美譽。這裡相比於前面的兩座天後宮來說冷清古樸了很多,不過正可以確定它無愧於自己的美名。

  龍山寺是三進的院落,第一進中,大殿的構造竟是七開間的,這不多見。而它的後面便是這座寺中最著名的藻井。它號稱是全台灣最大的一座藻井,且全身皆為木質結構,不含一顆釘子,身上的彩繪也是異常鮮艶,讓人站在底下,一下便入了迷。

  第二進的院子內便是龍山寺的正殿。不消說,它是我這天所見到的所有建築中,最富含古韵的一座了。大堂之上,有一個書寫著“法海慈航”幾個大字的木質牌匾,雖然並未標明製作年代,不過通過其木質的顔色,可以肯定也是個上了歲數的老物件了。

  正殿背後的第三進院落,是一座後殿,里面的人並不多,只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在佛像前跪拜了許久。她一直閉目垂首,口中喃喃有詞,祈求著自己心中渴望的一份平安。這樣平靜,讓人不好意思發出任何聲音,生怕打斷了她的祈禱。

  單車環島的第三天,讓我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花了半天的時間,堅持走完了鹿港的老街、兩座天後宮以及一座龍山寺。在來這裡之前,我不曾想象自己會在這座小鎮中受到如此大的震動。原來這裡的人,還保持著如此純淨的宗教文化,這讓我這個生於九華山腳下的大陸人,也深深地被打動。也許,這便是旅行的意義吧。去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文化,回首再看,自己竟已變成了鏡子中待審視的新對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