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亮軒講述“飄零一家”

http://www.CRNTT.com   2012-07-01 10:26:29  


 
  探親之前,亮軒得到勸告:不要探親,探親多是些不愉快的事情。亮軒講了自己的朋友張拓蕪的故事。殘疾作家張拓蕪,一個人在台灣,老了想回安徽宣城的老家看看。張拓蕪自己並不寬裕,又想給老鄉們捎點什麼,便從台灣的菜市場買了兩箱廉價衣服帶回去。一路顛簸到宣城鄉下,老鄉們出來歡迎“台胞”,他就按親戚關係的親疏讓老鄉們挨個來挑選衣服作為禮物帶走。禮物派完了,也沒有人理他了—誰都沒有見過他,沒有感情。張拓蕪一個人在小旅店裡發燒,旅店生怕“台胞”在店裡有事,立刻告訴派出所,派出所帶著“台胞”治病,同時又希望他趕緊走,免得麻煩。病好了,張拓蕪又轉機香港,他在香港大哭一場:“我再也不要回去了。”

  相較之下,亮軒慶幸地說:“我的探親是最好的結果。”

各種各樣的寂寞

  亮軒說,台灣的“外省人”多是寂寞的。除了小說裡寫的,最近的暢銷書裡披露的,還有更多各種各樣的寂寞。探親的不快樂,也許只是寂寞的一種。

  亮軒寫過厚厚60萬字的王鼎鈞評傳《風雨陰晴王鼎鈞》,這是他敬重的“鼎公”,但是亮軒說,王鼎鈞在台灣的日子其實不好過。當年國共內戰,國民黨軍官要解散王鼎鈞所在的隊伍,讓他們回家不打了,王鼎鈞和其他人還堅持要繼續打,把軍官揍了一頓。在當年國民黨的立場上,這本該是官方標榜的“忠黨愛國”,但是王鼎鈞曾經是共產黨的俘虜,從俘虜區逃出來的時候穿出來的是共產黨的衣服。在台灣時,“白色恐怖”一直籠罩在他頭上。王鼎鈞一生臨淵履薄,他寫作時提到魴魚發怒時尾巴會變紅色,竟然被當時的保安官員指責“紅色代表共產黨,煽動農民暴動”。

  魯蕩平的孫女魯芬,一直稱亮軒“哥哥”。魯芬生前曾幫李安的制片人徐立功做事,徐立功發現一直聯絡不上她,報案找人去開她家的房門,才發現50歲的她在電腦前面,已經孤獨地死去了。這就是台灣的“名門之後”。

  亮軒有個老師叫宋海屏,曾經在亮軒的學生時代做過關於美學的演講,讓他很有印象。自己當了老師之後,亮軒打聽得知,這位宋老師死在醫院沒人知道。宋老師沒有親人,一個人住院,不治身亡,醫院貼出了告示讓親屬來認領,兩個星期之後仍然沒有親屬前來,醫院就自行將遺體火化。等到宋老師的同事得知消息來探望,醫院說:“對不起,你們來晚了,人我們已經燒了。”

  講到這些,亮軒幾乎落淚:“這就是外省人,我覺得可憐。我並不是說這種可憐一定要同情,我只是說有這樣一種命運。有多少人沒有辦法適應那種失落,刹那之間灰飛煙滅,什麼都沒有了。家都沒有了,一個親人都沒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