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蔡英文要召開“國事會議”暴露其急切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12-11-18 08:57:18  


   
  最初,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是並不將蔡英文的這一招數放在眼中的,而且也因蔡英文並未在事前知會他而對此主張冷淡以對。但當蔡英文的主張在社會上獲得一些迴響,眼看就要被蔡英文蓋過風頭之後,這才慌了神,主動約見蔡英文,將“國是會議”轉為“民進黨的決議”。為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提案,籲請馬英九召開“國是會議”,並成立“退休年金改革委員會”,卻慘遭國民黨團封殺。 

  至此,馬英九這才好整以暇,於昨晚由“總統府”發言人范姜泰基出面召開臨時記者會,表示為回應蔡英文和蘇貞昌對於“年金制度和財政改革議題”的關切,馬英九將先邀請二人到府出席“國政諮詢會談”,針對民眾關心的重大議題交換意見,不論是二人同時和馬英九見面,或者分開見面都可以,至於其他政黨領袖則不在這次的邀約之列。會談的重要結論,府方會交由“行政院”參考,至於時間則是越快越好。范姜泰基還針對民進黨所提的“國是會議”建議指出,任何涉及修法的議題,都要回歸議會,因此召開“國是會議”有迭床架屋之嫌,同時也曠日廢時。不過,范姜泰基也說,是否召開“國是會議”,也可以列在諮詢會談中交換意見。

  馬英九邀請蘇貞昌、蔡英文二人與馬英九會面對談的回應,當然是與蔡英文“召開國是會議”的主張有著嚴重的落差。看來,蔡英文要佔領台灣政治“頂峰”的這一招,被馬英九以“四兩撥千金”及“連消帶打”的手法,輕易地予以化解了。

  實際上,所謂“國是會議”,按照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劉義周早前的解釋,其中的“國是”是是非的“是”,因而代表著將“國家”重要的計劃與政策引導到正確的方向。當“政府”要執行政策時,由所屬機關擬定,再送“立法院”審查,通過後就可執行,這是體制內的做法。“國是會議”則是體制外的活動,是朝野專門針對“國家”的重要計劃、政策來進行討論的會議。當朝野對“國家”政策存有質疑和不明確的時候,即可對議會提出召開的建議,沒有固定的召開時間。但關鍵的,是由政府主持,而不是民間主持。此前進行的“民間國是會議”,則又當別論,因為它老老實實地自稱“民間”,不是由官方主導,更沒有官方官員參與。因而其所作出的結論,當然可以要求“政府”參考吸收,但就沒有強制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