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關係迎來“毛澤東—尼克松”時刻

http://www.CRNTT.com   2013-06-05 09:55:57  


 
中美要靠什麼相互欣賞、相向而行?

  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美關係充滿了數不清的“不得不為之”的權宜,而如今兩國又一次走到達成“大交易”的門檻之上。

  問題在於,來自的蘇聯的共同威脅早已不在,兩國都有一部分精英將彼此視為最大潛在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中美要靠什麼使彼此能夠相互欣賞、相向而行?北京和華盛頓的戰略規劃者們必須擺脫傳統的戰略思維,必須要看到傳統國家和傳統威脅之外的世界。可以說,經濟穩定、資源能源安全、技術發展、氣候變化、人口問題、網絡安全等共同構成了這個多極化世界中的“隱性一極”,也是所有大國憑一己之力或簡單結盟都難以對付的一極,這些全球性問題帶來的挑戰比當年的蘇聯威脅實際上要嚴重得多。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未來數年將可能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近期公開表示,氣候變化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現實、緊迫、嚴重”的威脅,這一官方表態在幾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這些年中美遭遇的極端氣象災害越來越多,民眾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也有了切身感受,這種非傳統威脅給兩國帶來的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即便美國能夠實現“能源獨立”,它也無法承受其他國家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所帶來的全球影響。“只有一個地球、共處一個世界”的約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現實而緊迫。

  網絡安全是中美關係中的新課題,而且這一問題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棘手。實際上,中美在網絡安全方面具有“相互脆弱性”,都是網絡攻擊、網絡竊密和其他網絡非法活動的受害者。兩國需要盡快就建立某種“行為準則”進行嚴肅對話。此外,防止朝核危機惡化、維護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區穩定、破解中東地區難題、構建包容開放的地區和全球貿易投資架構等等,都是中美需要及時“對表”的議題。當然,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最重要任務則是構建兩軍新型關係。

  40多年前,毛澤東和尼克松的會晤標誌著中美關係的“解凍”;而今日的習奧特別會晤則有望“重塑”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並向世界展現中美能夠保持戰略克制,並以積極姿態解決各種難題的強大政治意志。

  中美相向而行才不會錯過對方,過去中美要靠“反對什麼”走到一起,如今則需要更多從“建設什麼”的角度化解分歧、凝聚共識、規劃合作。在這樣一個“毛澤東—尼克松”時刻,中美已然意識到,應對共同挑戰的最好方式就是合作塑造未來。

  作者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