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金融: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怎麼走

http://www.CRNTT.com   2013-11-25 08:55:22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中國經濟國際化發展到較高水平的必然要求。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訊/實現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中國金融業“十二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之一,其具體內容包括放開資本流動管制和人民幣在資本和金融賬戶下的可兌換。十八屆三中全會也確認了這一改革開放目標。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從市場需求和國家戰略的角度看,有必要加快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步伐,針對性地實施突破,但戰略上仍應較為審慎。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經濟國際化的必然

  上海證券報發表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文章表示,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中國經濟國際化發展到較高水平的必然要求。

  首先,當前中國已進入資本輸出加快發展階段,企業和居民對外投資的需求不斷擴大。經濟全球化的實踐表明,一國對外貿易在經歷了高速發展並在國際市場居一席之地之後,勢必會帶來資本輸出的發展。因為企業和投資者產生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有效規避風險的需求。近年來,隨著中國A股市場的震蕩起伏,公募基金整體賺錢效應逐漸減弱,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將目光鎖定在海外市場上,2012年投資於海外市場的QDII型基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與此同時,企業對外直接投資也快速發展。2012年,在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同比下降18.3%的情況下,中國境內投資者的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卻同比增長28.6%。隨著國內居民財富的增長,個人對外投資包括設立企業、收購兼並、投資房產和金融資產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不斷增長的全球資產配置需求,催生了進一步放開資本和金融賬戶管制的需求。

  其次,推進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加強和規範管理跨境資本流動的需要。國際經濟學有個觀點,即經常賬戶一旦實現可兌換,資本賬戶管制就有可能形同虛設,資本管制的效力就會逐步減弱,因為部分資本可以通過經常賬戶“曲線”出入。若適度放開資本和金融賬戶管制,資本進出有了正規渠道,部分資本流動就有可能從“灰色”走向“陽光”,不僅經常賬戶“失真”得以部分緩解,而且有助於增加資本流動的透明度,有助於對資本流動進行規範管理。

  第三,平衡國際收支和減輕貨幣升值壓力,需要加快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步伐。一個時期以來,人民幣升值壓力主要來自於經常賬戶順差,但近年來,這一狀況已經明顯改變。2011年至2012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占GDP比率均已低於3%,如果再扣除經常賬戶中的部分順差是由資本流入帶來的這一因素,實際比例則更低。人們通常將這一比例低於國際可接受的4%的現象,來證明人民幣匯率離均衡水平已經不遠。但事實上,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受資本流動的影響越來越大。2011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由升值預期和市場壓力很大到貶值預期和市場壓力很大又回覆到前者,經歷了少有的跌宕起伏,而在此期間出口的實際變化卻並不大。甚至有的時間段出現貿易順差減少,但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的現象。國際收支順差的主要推手是資本流動和資產幣種形態的變化,其背後的主因是投資收益差、利差和匯差。其中,以前兩者為主,後者為輔。

  最後,加快資本和金融賬戶可兌換步伐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目前人民幣國際化仍屬較低水平,是國際化的初級階段。很難想象一個主要國際貨幣無法進行自由兌換,尤其是資本和金融賬戶下的不可兌換會制約人民幣成為投資交易貨幣和儲備貨幣。為使人民幣穩步發展成為國際貨幣,當前加快推進人民幣在資本和金融賬戶可兌換就十分有必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