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猜想馮氏春晚

http://www.CRNTT.com   2014-01-21 12:26:13  


 
  穿著敞口黑夾克的馮小剛走上台發表獲獎感言。

  客套之後,他忽然停了下來,清清嗓子,抬起頭,“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國的每個導演都備受煎熬,這種煎熬就是審查。”他說,“在中國,‘審查’是一個在正式場合中不能被提及的詞……政界和文化界的精英都心知肚明,宣揚它毫無益處。”“為了通過審查,”馮小剛繼續道,“我得把自己的電影往壞裡改。那為什麼我們都還堅持了下來呢?原因只有一個:我們這幫傻子太愛電影了!”

  甚至,就連如今被稱道的馮氏喜劇風格,也可以說是被審查逼出來的。

  1996年,是馮小剛點兒最背的一年。《爸爸》、《情殤》、《月亮背面》、《過著狼狽不堪的生活》、《冤家父子》沒有一部通過審查,接二連三的“修改”意見卻永遠沒有明確要怎麼改。

  所有的投資人開始對馮小剛避之不及。那段時間,他最常做的事兒就是裹著軍大衣站在二樓的陽台上,向繁華的京城眺望。

  所幸,王朔給馮小剛留下來最後一條活命的路:《你不是一個俗人》。

  也是那一刻,落寞的馮小剛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兒,“藝術啊,要離政治遠點兒。你要面對現實,要麼被一巴掌跟一蚊子似的被拍死,要麼就從那巴掌縫兒裡飛出來。不是說你僥幸能飛出來,而是他沒想真拍死你!”

  《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成電影《甲方乙方》大獲成功,隨後《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非誠勿擾》一連串的馮氏喜劇幽默完全詮釋了另一個馮小剛。

  馮小剛自己也並不回避,“關照現實的作品紛紛回避,為了審查的安全,一窩蜂地去拍歷史題材。作為一個導演,近些年來沒有能夠拍出幾部記錄這個時代的深刻變革的作品,我們是有愧於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創作者的視野和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應該認真檢討一下我們的審查給創作帶來的傷害和桎梏。”

  在電影上想明白了的馮小剛,如今卻注定要在春晚中再遭遇“審查”煎熬,正如他自己所說,“方方面面都可以對藝術指手畫腳”。

  春晚不姓馮

  一位網友問,馮小剛會不會由著自己性子來執導?馮小剛的回答,“我還沒傻到那種程度。”

  應該說,春晚和馮小剛的電影相比只會更加嚴苛。馮氏喜劇可以打上“馮小剛作品”,但春晚注定不可能姓馮。

  中央電視台前台長楊偉光介紹,1986年,廣播電影電視部一紙禁令徹底改變了春晚市場的生態,發文中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夜制播同類晚會。央視春晚,就此在政府的護航下一家獨大。之後,廣電總局介入越來越深,1990年代,春晚在實行招標制時,總導演人選一職除由央視二十一位編委投票表決外,還需廣電總局批准。

  楊偉光說,“春晚的聯歡色彩淡化了,變成中國人過春節的一種‘圖騰’。”

  “圖騰”意味著春晚要承擔更多的宣教功能。

  馮小剛執掌春晚的一個利好是,馮小剛不是央視中人,最初也不願接受這個工作。是央視和春晚有求於他,這多多少少給他一些博弈的空間。

  著名導演趙寶剛受邀擔當2014年春晚策劃,他曾參加過多次春晚改革研討會,趙寶剛坦言,領導是希望改變現在的局面的,最起碼要藝術和宣傳兼顧。“人們在追求這個主流價值觀的過程中犯了一個錯誤,忘記了你宣揚一個東西最終是要讓人接受的。”

  這本是馮小剛擅長的事情—讓觀眾舒服自然地接受春晚的主流價值觀。

  無論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還是之後的《天下無賊》、《非誠勿擾》,馮小剛的電影總會從一個和人們貼近的“悲催小人物”開始,而最終完結在一個隱喻光明的結尾中。

  其實,觀眾挺寬容的,宣教也可以,只要別太生硬。給馮小剛一點空間,結局或許大不同。(中國周刊記者 閆小青 北京報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