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宜盡早調整對外經濟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4-02-25 09:08:28  


中國經濟已經和全球經濟完全融合到一起,未來的發展將更多地受制於國際經濟環境影響,需要順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調整對外經濟戰略,以期在新的經濟周期中謀得更大發展。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訊/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後的歐洲債務危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實際上,這場危機至今尚未真正結束,世界經濟正處於特殊時期。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建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黃志淩文章表示,中國經濟已經和全球經濟完全融合到一起,未來的發展將更多地受制於國際經濟環境影響,需要積極順應國際經濟形勢變化,調整對外經濟戰略,以期在新的經濟周期中謀得更大發展。

  平衡國際經濟關係培養長期競爭優勢

  文章稱,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已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對外貿易突飛猛進,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之一;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名義匯率更加接近實際均衡;很多行業產能和產品排名都位居世界前列,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中國國際經濟地位變化決定了國際經濟戰略的高度重要性,我們越來越離不開國際市場,但任何舉措都會帶來連鎖反應,越來越難以承受戰略失誤帶來的風險。因此,如何平衡國際經濟關係、兼顧眼前利益與培養長期競爭優勢、處理好局部摩擦與全球布局的關係,是當前面臨的迫切任務。

  第一,要在全球市場上進行戰略平衡安排。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必須進一步完善國際市場布局,進一步加強與非洲、拉美等新興經濟體的合作,並尋求與大國、大區域集團(如美國、歐盟)合作的突破。努力擴大在歐盟、亞太、非洲、拉美、中東的市場份額,適當降低對美國和日本的市場依賴。

  ———降低對美國“敏感技術”的貿易訴求,實際上這種訴求往往適得其反;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貿易規則談判,最大限度地雙向開放非敏感市場,促進貿易與投資增長;將美國作為一個正常的重要貿易夥伴,改變目前存在的外匯儲備、出口需求與技術引進等方面嚴重對美依賴症。

  ———調整出口戰略。取消勞動密集型產品、高耗能和高污染產品出口扶植政策,既可以迫使中國相關企業提升技術競爭力,又可以避免與東盟和南亞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低水平貿易摩擦。隨著中國企業的技術升級,中國製造的機械電子產品和新材料不僅在新興市場很有競爭力,即使是在歐洲和大部分中等收入國家也有很強的競爭力,應該加大出口扶植力度,使之成為主要的出口支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