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型城鎮化是現有城鎮化的“升級版”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8:30:10  


 
  4.“留得住鄉愁”是新型城鎮化的建築特色

  文章提出,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這些也是中國建設形成功能多樣、風格各異、模式互補的新範式城鎮化的指導方針和實踐指南。

  “鄉愁”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對出生地、工作地等的懷念情結。數據顯示,1978年,中國城市化率為17.9%,即當時約1.75億人口生活在城市;現在有7億多城市常住人口,比改革開放初增加了5億多人。換句話說,現在的城里人大多數來自農村;即使自己不是農民,父輩或祖父輩也有可能是農民。在新增市民中,有人出生在美麗的鄉村,有人出生在城市的“胡同”,有人出生在部隊的大院,每個人的“鄉”不一樣“愁”也不可能一樣。人老的時候希望看看自己出生或工作過的地方是“鄉愁”,中國每年的“春運潮”也是“鄉愁”的部分體現。“留得住鄉愁”,就應在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保護好標誌性建築,避免“拆掉真文物、新建假古董”,否則就“留不住鄉愁”了。

  應發揚光大中國的建築風格。在過去的城鎮建設中,反映中國特色、風格多樣的建築在逐步消失。徽派建築、福建民居,“危樓跨水、高閣依雲”等建築風格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張圖紙”建幾乎所有的清一色建築,鴿子籠式的建築或“水泥”森林聳立,不僅使鄰居不相識,還割斷了文化聯繫。原來農村的“矮屋厚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薄磚牆高瓦房,不保暖不隔熱,夏季要用空調,冬季要供暖,不僅沒有了中國傳統的建築風格,更主要的是丟失了建築風格之“冬暖夏涼”和“節能”之實。

  城市的發展和繁榮也不能建立在農村衰落、農業衰退的基礎上,決不能形成那種大城市繁榮昌盛、小城鎮和農村破敗衰落的畸形格局,而應從“重城輕鄉”、“城鄉分治”、城市優先發展向城鄉一體化發展轉變。新型城鎮化不僅應使城市得到快速發展,城鎮質量得到不斷提高,還應以城市帶動郊區和農村共同發展;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生活條件;既要防止“城市病”,也要防止“農村病”。不能採取撒胡椒面的方式建設新農村,而應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中心村進行重點建設,把分散的農民吸引到中心村居住,防止形成“空心村”。應通過統籌規劃和建設,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城市和農村合理分工、功能互補的城鄉發展格局。

  形成新的城鎮文化和新社會風尚。在中國以往的城鎮化過程中,傳統文化被不同程度的“邊緣化”了。伴隨農民進城上樓,鄉土文化在丟失,充滿鄉愁的歌曲、流傳百年的小調亟待挖掘,並在非文化物質遺產的名義下加以保護。隨著居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文明意識的日益增強,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斷提高。然而,保護生態環境尚未成為廣大居民群眾的普遍需求。因此,應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社會破除鋪張浪費、比闊氣、講排場等陋習,倡導綠色消費的理念與行為,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文明風尚,畢竟房子再大睡覺只要一張床,汽車再豪華只是代步工具。只有形成新的城鎮文化和新社會風尚,新型城鎮化才能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5.基於互聯網的產業是新型城鎮化的支撐

  文章指出,經濟繁榮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城鎮化應當建立在工業化的基礎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促進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有消費無生產”的城市不可持續。中國曾有過生產型城市抑或消費型城市的討論,結果不言自明: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難以運行下去。換句話說,城鎮化必須有合適的產業做支撐,必須有較多就業機會,必須有旺盛的人氣。一些城市不論規模大小都建設CBD,無形增加了客流,需要一定的交通運輸能力支撐;開發區、工業園區、城市新區等到處可見,卻有名無實。一些城市成為“白天鮮見人、晚上少亮燈”的“鬼城”,是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的結果;一些城市“攤大餅”,而服務業仍在原地擴建,誘發“潮汐式”擁堵;一些城市成為“白天不見人、晚上全亮燈”的“睡城”,反映城市功能分區不合理;一些資源型城市產業沒有升級,出現“礦竭城衰”結局。美國汽車城底特律已破產,需要我們避免。

  產業選擇至關重要。應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選擇得當,注重產業結構優化。產業發展需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政府應當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激發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競爭力。中國服務業發展滯後的原因之一,是城鎮化發展的質量不高,服務業發展的“入門人口”規模達不到要求,缺乏需求支撐。新型城鎮化不僅能推動以商貿、餐飲、旅遊等為主的生活性服務業和以金融、保險、物流等為主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動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發展,使服務業範圍不斷拓展、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比重不斷提升,從而推動形成三次產業協同拉動經濟增長的格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