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積敏:對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三種誤讀

http://www.CRNTT.com   2014-04-29 09:25:48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訊/學者陳積敏今天撰文《對中國和平發展道路的三種誤讀》指出,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和平發展戰略存在著諸多懷疑與誤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和平發展是中國的權宜之計;二、和平發展是無條件的;三、和平發展是制約中國國家行為的“緊箍咒”。
 
  自2004年北京首次提出和平發展的概念以來,這一戰略思想已經被寫入中國共產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報告當中,成為中國執政黨最核心的國際戰略思想之一。中國領導人也在多次公開場合表明了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與意願。然而,國際社會對於中國和平發展戰略卻仍然存在著諸多懷疑與誤解,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和平發展是中國的權宜之計;二、和平發展是無條件的;三、和平發展是制約中國國家行為的“緊箍咒”。

  針對第一種誤解,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社會基於對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的過分崇拜與宗教式狂熱信奉。在他們看來,一個新興的崛起大國,總是通過非和平方式來獲取國際社會對其國際地位的承認。換言之,新興崛起國通過挑戰守成霸權國來實現權力轉移。然而,中國提出和平發展道路,是基於時代背景與自身國情而做出的戰略選擇。

  從時代特征上來說,全球化進程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依賴程度空前緊密,國際社會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聯動利益格局,任何國家尋求絕對收益的政策都將是得不償失的。換言之,零和博弈的陳舊思維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了。中國政府與人民有足夠的智慧、意願與誠意,避免重蹈“大國政治的悲劇”。

  從自身國情來說,中國文化從本質上是內斂型文明,崇尚的是“以德服人”,重視的是“自我修養”。然而,近代以來,中國被動捲入了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之中,國家也經歷了一段十分艱難的歷程。關於這一點,國際上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苦難史可能會令崛起後的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強烈反彈,從而危及他國利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