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習近平訪韓談中國周邊的認同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4-07-06 08:55:02  


 
  今年5-6月份的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同時刊登論證美國中東外交和亞太外交重要性的兩篇專文,表明雖然有奧巴馬上台以來大力推動的亞太重點,大中東仍然是華盛頓無法置身事外的關鍵地區。兩者在美國對外政策的輕重次序,會是華盛頓高層決策圈裡的長期爭議。在這場爭辯中,一個認識卻日漸明顯。這就是中東和穆斯林世界,是山姆大叔“千斤撥四兩”的地方,花費巨大的外交和軍事資源,卻換來十分有限的收獲。但是在亞太地區,華盛頓卻享有明顯的“四兩撥千斤”優勢,運用有限的資源,便有相當豐盛的回報。

  華盛頓一個重要外交優勢,便是中國近年面臨周邊地區日益嚴重的認同危機。我這裡指的認同危機,包括了“大中華”地區的文化認同,以及周邊國家對中國恢復亞洲傳統領袖地位的政治認同。

  這兩種認同之間,又有密切的關係。整個東南亞經濟圈,受到華人的主導,是個不爭的事實。而東南亞華人的文化認同,經歷了20世紀之前的本地化,以及20世紀初期的重新“華化”,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二次大戰中達到頂峰,南洋華語的流行程度,一度超過了中國大陸的普通話,再到近年來的新型“本土化”趨勢,與中國本身的政治文化演變休戚相關。特別須要指出的是,毛澤東“輸出革命”對東南亞華人利益造成了極大傷害。華盛頓能夠在短時間內逆轉緬甸等國的對華關係,也得益於“輸出革命”的餘響。

  由此再看中國傳統領土圈之內的文化認同,特別是台灣和香港。港台與大陸的經濟聯繫近年來出現飛躍式增長,可以說完全形成了一個新型的大中華經濟圈。但是兩地的文化認同卻與經濟一體化背道而馳。如果說台灣內部日益上升的獨立認同,有其他的歷史因素,那麼香港近日的占領中環運動,以及年輕一代的文化離異,完全是回歸中國以後的現象。明眼人都可以看到,港台對中國大陸的文化認同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對北京的現有體制缺乏政治認同,尤其是北京近年來對中共傳統意識形態利益的強力維護,成為在周邊地區失去認同和道德權威的主要原因。

  不管北京承認與否,黨派集團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矛盾,是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作者在北美從事科研工作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年07月05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