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潘石屹捐款哈佛理據服,捐國內高校才犯傻

http://www.CRNTT.com   2014-07-25 11:28:17  


   
  三,美國高校基金會作為非營利法人組織不受政府操縱,日常運營自立有序;中國高校基金會作為“社會團體”必須被政府的各級民政部門和教育部門直接把持,日常運作常被政府指手畫腳干涉

  在美國,建立管理、募集捐款的高校基金會,一般要先在各州檢察長辦公室註冊非營利公司法人資格。但註冊成功後的高校基金會作為非營利法人組織,日常運營完全不必受政府機構的操縱。在中國則不然,即使管理、募集捐款的高校基金會成功註冊了非盈利法人,也屬於“社會團體”的一份子,所以和其他“社會團體”一樣,日常運營要受到“登記管理機關”(即各級民政部門)和“業務主管單位”(即各級教育部門)的雙重負責、雙重管理。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管理條例》第35條更是明說:“大學教育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需履行指導、監督大學教育基金會……開展公益活動”。富人若要選擇捐款對象,是更該捐給投資公司運營業務的高校基金會,還是更該選政府官僚指手畫腳把持運作的高校基金會? 

  四,運營美國高校基金的是專業的投資經理,可期待的是敬業與高回報;運營中國高校基金的大都是行政部門借調、裁撤安插的冗員,可期待的是散漫與不敬業

  既然管理高校捐款的機構性質殊異,人員構成自然也差別判然。運營美國高校基金會資金的,大都是專業的投資組合經理、證券交易員、金融業者。即使是資金不由專屬投資公司運作的基金會,其運營也是由有金融、證券行業從業經驗的人管理。例如“耶魯大學投資委員會”由來自投資公司的至少三名員工和其他具有特殊投資經驗的專家人士構成。除此之外,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聘請了20位知名投資人組成“捐贈基金智囊團”。而中國高校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大多從其他部門借調過來,或者是由其他部門裁減而來的冗員。多數人員都是行政人員轉行,缺乏專業投資知識。更別提由於中國特色的“人事編制”,高校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大多沒有“事業編制”,散漫、不敬業幾乎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五,高校捐款基金的運營成效不同:美國高校基金有健康的投資收益,中國高校基金基本只有等米下鍋、只會儲蓄

  既然運營的機構、人員差別如此大,那麼運營成果自然也有差異。中國的2011年有學者做了對中國披露了2010年年報信息的171家高校基金會的統計分析,這171家高校基金會淨資產規模合計為91.6億元人民幣。其中只有55家高校教育基金會進行了除儲蓄外的投資活動,只有21家取得了投資收益,合計2.19億元,另外34家的投資收益為零。收益率在5%以上的高校基金會只有9家。而同年度美國的大學捐贈基金達865家,總資產規模超3000億美元,年投資回報率11.9%,是美國資本市場上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如哈佛大學基金資產規模274億美元,投資回報率11%,耶魯大學基金資產規模167億美元,投資回報率8.9%。富人若要捐款,自然會選擇運作良好、善用捐贈本金投資的機構,而非坐吃山空等米下鍋、只會在銀行儲蓄的機構。 

  作者:李熙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