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鄧聿文:中國經濟基礎的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5-02-17 09:50:46  


鄧聿文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笨蛋,是經濟!”,每臨近總統選舉時,西媒愛用這句話來凸顯經濟在總統大選中的重要性。對於當下中國而言,這話也適合或更適合。

  去年中國經濟增長7.4%,錄得自1990年以來最低增速,儘管在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中仍是增長最快的國家。今年1月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跌破1%,是近年來的第一次,表明中國通縮嚴重。雖然當局以新常態來命名這種經濟持續下行狀況,似乎表現得很淡定,但內裡其實有些緊張,近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已經透露出了這點。

  此次會議有兩個議題,一是討論國務院擬提請全國兩會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二是審議《關於巡視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情況的專題報告》,輿論多把關注點放在後者,突出政治局對腐敗存量的重視,而實則經濟問題才是政治局會議的重點。

  會議發表的新聞不僅用大段篇幅談今年經濟形勢及將採取的對策,而且提出了新“四個全面”,其中“全面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排在第一個。人民日報旗下“學習大國”微信公號將此解讀為是對“去GDP化”論調的有力駁斥。因為本屆政府提出“不唯GDP論英雄”,以矯正過去的“GDP崇拜”現象,社會因此出現了一種“去GDP化”論調,而上海前不久召開的兩會首次沒提GDP增長目標,更強化了當局“去GDP化”的印象,但“學習大國”認為當局並非是不要GDP,輿論不能對此產生誤解。

  不論“學習大國”的這個分析是否就一定合乎政治局會議的本意,但它顯然摸到了當局之脈。反腐再重要,它可能也重要不過經濟。可在過去一年來,民眾和國內輿論把過多掌聲送給了當局發動的打虎行動,而對當局遏制經濟下行的努力關注不夠。其實事情可能恰恰相反,腐敗固是關係到亡黨亡國的大問題,但這是就長期效果而言,並非是說減弱反腐程度,中國馬上就會出問題,腐敗積累到目前嚴重程度,也是有個過程的。可經濟不一樣,它是一切活動尤其是民生基礎,如果經濟形勢不好,增速劇烈下降,其後果立馬就會顯現出來,對社會影響太大,尤其與政權穩定息息相關。縱觀許多國家,其政局動蕩的背後,都是因為經濟出了問題,致使多數人生活水平下降或陷入貧困。這當然不是要把經濟抬到一個萬能地步,可經濟不行確實會出現很多問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