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十三五”規劃及2030年遠景目標的前瞻性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15-03-15 11:09:33  


 
  四、“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及布局設計

  文章指出,“十三五”規劃將體現黨中央對未來發展的一些重要的思路和考慮,同時,“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之前的最後一個五年規劃。這些都對“十三五”規劃編制提出了新要求,也使得“十三五”規劃具有特殊重要的歷史地位。因此,“十三五” 規劃的編制需要強化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科學設定規劃目標和指標,使“十三五”規劃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符合發展規律,更加反映人民意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深刻含義,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以及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全面建成,這也反映了中國進入“全面現代化”的時代。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根據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十三五期間可以把經濟增長率指標定在7%。在這一時期,經濟發展政策的關鍵是,通過深化各項改革措施,轉變以往的經濟發展模式,充分利用有利條件,把經濟發展引向平衡發展、綠色發展和創新發展的軌道上。預計2020年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以上,初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水平,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總目標。

  ——加強社會建設,繼續推動建設和諧社會。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社會管理能力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機制,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擴大人民民主。進一步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本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使人民的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和顯著的改善;完善基層民主制度;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凝聚力。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顯著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文明素質,基本建成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適應人民群眾需要的文化產品,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明顯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國際競爭力。

  ——生態文明建設進入新階段,初步建成美麗中國。基本形成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生態退化面積減少,綠色生態空間有所擴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根據上述主要發展目標,以2015年為基期,特設計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共計29個國家最優先發展指標。

  五、2030年遠景目標

  文章提出,從現在起至2030年,對中國來說,仍然是可以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將從全面小康社會走向全民共同富裕社會,從中上等收入水平邁向高收入水平,從高人類發展水平邁向極高人類發展水平。這也是實現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中國全面現代化建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創新的關鍵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先富論”階段(1978-2001年),以鄧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提出“先富論”為標誌,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現代化“兩步走”為核心目標,並如期實現了這一目標;二是轉向“共富論”階段(2002-2020年),或向共同富裕方向的過渡階段,以江澤民提出20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小康社會為標誌,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到2020年將全面實現這一目標;三是全面邁向共同富裕階段(2020-2030年期間),即“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階段,這是中國道路的本質,將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最重要的發展主題、最核心的發展目標和最大的發展任務。

  到2030年,中國將進入世界高收入國家行列、極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行列,城鄉、地區發展差距明顯縮小,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全體人口全覆蓋,基尼系數不斷下降,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生態文明與綠色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更加完善,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達到更高水平。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及影響更加明顯,對人類發展的貢獻更加重要。這就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即“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