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戰略透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輸出衰退論”背後意圖耐人尋味

http://www.CRNTT.com   2015-10-01 07:45:32  


 
  今年以來,美元退出量化寬鬆,加息預期升溫,大量資本從發展中國家外逃。受此影響,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貨幣大幅貶值,也使得人民幣對這些國家貨幣處在升值狀態。

  8月中旬人民幣匯率貶值4%左右,這主要是為了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主動矯正人民幣中間價與匯率的偏離程度,一定程度上釋放外部帶來的貶值壓力。從中長期看,由於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中國仍是穩定國際金融市場秩序的重要力量。

  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將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文章指出,在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的同時,中國經濟也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不僅為中國實現可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將為世界經濟再平衡和穩定復甦創造新的機遇。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為世界提供更大消費市場。隨著13億人口由溫飽走向小康,尤其是中等收入人群已達到3億人以上,一個日漸壯大和成熟的龐大消費市場正在孕育形成。

  二是產業升級將有效擴大技術和設備進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需要進口大量先進技術、高端設備、重要零部件,而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也將為全球貿易夥伴提供更多的研發、設計等新的機會。

  三是國際產能合作將極大拓寬合資合作空間。中國擁有中端裝備產能優勢,性價比高,綜合配套和工程建設能力強,外匯儲備充裕,有利於發揮承上啟下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既發揮發達國家擁有關鍵技術、裝備先進的長處,又發揮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開拓一個更大的合資、合作市場,凝聚起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新動能。

  可以預見,當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轉型升級,實現由投資驅動轉向消費拉動為主、由工業主導轉向服務業主導的重大轉變後,中國經濟將會步入一個更穩健、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新的發展階段,將會更好地發揮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

  事實證明,中國經濟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仍將是推動世界經濟健康、持續增長的動力之源。從曾經喧囂一時的“中國輸出通縮論”到現在的“中國輸出衰退論”,可以說都是“中國威脅論”的翻版,背後的意圖耐人尋味。

  在全球化的時代,面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巨大挑戰,同舟共濟,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世界經濟重返健康增長軌道是共渡難關的關鍵。中國有信心、有決心實現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推動包容平衡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