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台灣政治局勢的演變與兩岸關係的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08-11-28 09:57:02  


 
  胡錦濤“3.4”重要講話的主要特點有:一是民本性,突出“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政治理念,“凡是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我們將始終如一地履行對台灣同胞作出的承諾,既不會因局勢的一時波動而有任何動搖,也不會因少數人的蓄意干擾而有任何改變。”。二是原則性。表現在堅決地反對“台獨”,因為“台獨”分裂活動已經成為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最大禍害、兩岸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三是靈活性,胡錦濤表示:“台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願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談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議題是開放的,什麼問題都可以談。”“通過談判,尋求解決兩岸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對外交往等重要問題的辦法。”四是包容性。胡錦濤提出“我們要最廣泛地團結台灣同胞,團結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實現大團結,才能促進兩岸關係大發展。對於那些曾經對‘台獨’抱有幻想、主張過‘台獨’甚至從事過‘台獨’活動的人,也要努力爭取團結,只要他們回到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我們都將熱情歡迎,以誠相待。”五是前瞻性。胡錦濤講話立足兩岸關係的現狀,面向未來兩岸關係,呼籲“兩岸同胞團結起來,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台灣政治局勢在向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向演變

  隨著過去不斷地挑舋兩岸關係的民進黨的下臺,隨著企圖改變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現狀的“入聯公投”等“台獨”分裂活動的失敗,尤其是隨著馬英九想要不辜負台灣民眾對他的期望,兌現馬英九提出的“不管東西南北風,馬上(馬英九當選)就三通(兩岸直接通航、通商、通郵)”的政治承諾,馬英九需要一個和平穩定兩岸關係的有利環境,所以他強調要做“和平締造者”,決不做“麻煩製造者”。馬英九曾經稱:“我希望這次勝選,給台灣帶來新的時代。這不是我好高騖遠,而是台灣需要一個新的時代,台灣可以向前走。”馬在訪談兩岸關係中流露出強烈的企圖心:他提到創造歐洲百年和平的梅特涅、打開中美關係的基辛格,期許成為兩岸關係中的“梅特涅”,要為台灣打造30年的和平,“30年對人民來說,就很不錯了,這可能是一代兩代的和平”。

  選舉後馬英九當局的內外政策動向,在在都昭示著台灣政治局勢在向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演變。為此,台灣《聯合報》社論認為:“八年的代價雖大,卻儼然已產生重大的報償:一、終於証實‘台獨鎖國’的路行不通,使‘維持現狀/開放交流’的兩岸政策不再被誣為‘賣台’,且經馬蕭勝選建立了此一政策的民主正當性。二、國共高層人物利用這八年的‘空窗期’,經歷了難得的親身交往,交換了‘設身處地’的思維,並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互信。三、國民黨因為下野才有與中共頻密接觸的機會,如今國民黨從在野黨又轉為執政黨,雙邊接觸層次亦告水漲船高,立即變成‘執政黨對執政黨’,可謂是渾然天成的‘無縫接軌’。”“若無八年的點滴累積,不可能有今日局面。國民黨在野與中共互動了八年,累積了未來執政與中共互動的珍貴資產;而民進黨執政八年使‘台獨鎖國’的政策宣告破產,無形中成為國民黨未來開創兩岸新局的最佳背書人。”

  (三)美國、日本等國際社會主流期待兩岸和平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