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第四屆國共經貿與文化論壇之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08-12-15 00:04:20  


胡連會晤頻繁
  中評社台北12月14日電訊//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繼祥在中央日報網路報發表文章,第四屆國共經貿與文化論壇進行展望分析。全文如下:
 
  一、前言: 
   
  兩岸第四屆經貿文化論壇,即將於本(12)月20、21兩日在上海召開,這將是繼二次“江陳會談”後,兩岸之間的一次盛會,由於參加的人數多、層級高,故普受各界重視。惟不可否認,社會上也存在一些疑慮,應適時予以澄清。本文首先闡明此屆論壇之舉辦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意義,繼而介紹本屆論壇的主要議題,再次則說明各界對論壇的期待,最後並作一簡短的總結。 

  二、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意義: 

  五二○第二次政黨輪替執政以來,兩岸關係發展之快速,令人刮目相看,世界各主要“國家”,包括美、日、歐盟、甚至教廷,對此皆持肯定的態度,誠如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日前所言,近來兩岸緊張關係降低符合美國利益,因此美國人沒有理由去阻止它。這對兩岸人民、對亞洲地區、甚至對全球人民亦復如此。先後兩次“江陳會談”,累計簽署了六項協議,每一項都符合“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原則,不僅贏得大多數民意支持,對區域和平穩定,也大有助益。馬英九進一步指出:“四個協議的簽訂,跟海峽兩岸能夠在台灣舉行最高層次的協商,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完全沒有弱化台灣主權、完全沒有出賣台灣利益,政策做對了,符合台灣人民及全球人民的利益。 
  
  因此,為鞏固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成果、加速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兩岸各項交流、交往,國共第四屆經貿與文化論壇的登場,頗具時代意義。 

  三、主要議題: 

  第四屆“國共經貿與文化論壇”的議題有三大項,每一議題之下又有數個子題,茲說明如下: 
  
  議題一:兩岸經貿交流制度化安排 

  子題一: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內涵探討 
  
  子題二:兩岸經濟交流制度化安排的方法 

  議題二:擴大兩岸金融合作 

  子題一:整合兩岸金融資源,提升兩岸經濟競爭力 

  子題二:加強兩岸資本市場交流與合作 

  子題三:應對當前金融危機 

  議題三:促進兩岸雙向投資 

  子題一:兩岸雙向投資的方法和領域 

  子題二:兩岸雙方投資的權益保障 

  論壇的進行將由兩岸出席人士分別發言,台方出席發言的除了財經學者專家外,並將有金融和相關產業界的重量級負責人與會參加研討。 

  在討論上述三項議題、七個子題之前,大會將邀請連榮譽主席發表專題演講,並安排“大陸經濟情勢與兩岸交流合作之展望與政策”及“台灣經濟情勢與兩岸交流合作之展望與政策”兩場專題報告,在會議閉幕式雙方領導人講話後,並將發表共同建議,針對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付金融危機、加強兩岸資本市場交流與合作,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可供兩岸政府參考採行。至於之前眾所關切的第三次“江陳會談”的可能議題,例如,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台商投資保障、智慧財產權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似未列入本屆論壇正式發言題目。外傳此次論壇有為第三次“江陳會談”鋪路之圖,民進黨“立委”尤其關切海基會是否亦派人與會,顯然是純屬多慮。事實上,作為兩岸第二軌道,國共平台本來就可以作為兩會協商談判的輔助機制。惟本屆論壇最主要是承接第三屆而繼續辦理,只是時機剛好在江陳台北會談後不久,憑添外界一些想像空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