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毒素與元素 造就臺灣文化驚奇

http://www.CRNTT.com   2009-02-15 09:45:39  


 

  對台灣人而言,甲午戰爭與乙未割台是歷史不幸,“皇民化”也不是自己選擇,這段歷史已走過,也已進入台灣文化元素中。因中日、新舊混用,藝術創作風格可作大膽實驗,台灣文化多了不同的形式與內容。這不是日本帝國的“德澤”,而是台灣人面對艱難,保存元氣的方法。 

  從結果論而言,今日的明華園與霹靂作為當代台灣大眾文化的代表之一,殆無疑問。其創作風格,既有傳統中國戲曲的根柢,又有現代劇場概念,帶點日本色彩,並運用影像科技技巧。進一步分析其創作脈絡,很難說與皇民化運動的戲劇實驗無關。換言之,如無皇民化運動時期的“禁鼓樂”,迫使歌仔戲藝人改演新劇,把傳統戲劇裡的皇帝、宰相改成董事長、總經理,打開歌仔戲荒誕的創作手段,就不會有戰後明華園的演出風格。這是廈門歌仔戲或漳州薌劇未曾有過,也做不出來的經驗。 

  沒有皇民化時期以新人形劇取代傳統偶戲的毒素,戰後台灣不會在傳統布袋戲之外,看到中國大陸所無的“金光沖沖滾,瑞氣千條”的黃俊雄“金光戲”,更不會有後來被網路票選為“台灣意象”的霹靂布袋戲了。 

  戰後的台灣文化充滿後現代現象,有人曾用“島國心態”形容台灣的故步自封與偏執孤僻。這種原屬國際形容英、日帝國主義的負面形象,運用在台灣“本土”,應出自民主化過程的統獨爭議吧!其實,拋開政治思維,很難想像終日面對大海的島嶼人民,會心胸狹隘、目光如豆。 

  回首台灣的歷史,十七世紀閩粵沿海窮苦人家或亡命之徒,九死一生來到這個海上孤島,胼手胝足,建立家園。相對台灣官吏、仕紳與駐軍從邊陲遙望朝歌,移民世界天高皇帝遠,自助天助,以祭祀結合戲曲、社火,整合社群情感,成為民間社會的主流活動,並形塑台灣文化的庶民性格,敞開胸襟,吸納不同元素,讓生活文化不斷再現,連西洋管樂隊都成為迎神賽會的陣頭。 

  有史以來,實際治理台灣島上的是政府(帝國)、豪門雅士,有人心懷斯土,努力經營,有人“生雞蛋無,放雞屎有”。不談昏庸的統治者,一些信誓旦旦要與台灣共存亡的忠臣孽子、文人雅士遇到急難關頭,逃之夭夭,驚魂甫定,再回頭吟弄風月,感慨一番,則大有人在。往昔的經驗,只有在地辛苦耕耘的平民百姓才會把台灣當作安身立命的地方。 

  用心看台灣,更能體驗“台灣”這個島嶼空間的文化韌性與包容力,也看到持續前行的脈絡與方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