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ECFA時間壓力 吳敦義大考驗

http://www.CRNTT.com   2009-09-11 09:23:58  


吳敦義熟知大陸,有望盡速完成ECFA的簽署準備。
  中評社台北9月11日訊/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廖達琪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ECFA時間壓力 吳‘內閣’大考驗”。作者表示:“面對ECFA談判時間壓力的吳‘內閣’,應力求於短期內與大陸正式啟動‘共同研究會議’,才能盡早進行技術性協商。另外,建議吳‘內閣’應請海基會與海協會溝通,讓兩岸在第四次江陳會共同宣布啟動技術性協商。”文章内容如下:
 
  新“內閣”組成,原主導ECFA的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並未留任,使得ECFA的時程受到關注。事實上,由於馬英九財經政策主軸是深化兩岸經濟整合,且宣示“明年正式簽署”。因此,這是吳“內閣”必須持續執行的重大政策。昨天吳院長也明確宣示:ECFA一定簽。

  不過,由於涵蓋層面很廣,談判難度很高,如何爭取時間,盡早啟動ECFA共同研究與技術性協商,是吳“內閣”最大的考驗。

  雖然大陸高層強調“爭取下半年談起來”,且雙方部長已經達成“九月底以前,進行共同研究,十月開始協商,本年底前敲定,本年底或明年初簽署”之共識,然而若參考香港與大陸協商CEPA之經驗(二○○二年一月舉行首次正式協商會議,至二○○三年六月底才正式簽署),“明年正式簽署ECFA”有相當的時間壓力。尤其涉及兩岸相互提出早期收穫項目等問題,將衍生複雜之兩岸產業利益問題:

  一、對於農產品,政府宣示將繼續管制八三○項大陸農產品,為我國磋商底線。但將影響大陸小麥、黃豆、大豆、水梨、蘋果等進入台灣市場之機會,台方之主張能否被接受,將影響談判時間。

  二、對於工業產品,石化、紡織中上游、機械、TFT-LCD面板等產品,台方將爭取列入早期收穫項目,以享受零關稅。但台灣本身課高關稅的項目,例如車輛、成衣、合板、錄影機等,恐怕也會成為大陸希望台灣承諾零關稅之“互惠”項目。台方有關涉及敏感產業之主張,能否被接受,也將影響談判時間。

  三、由大陸對台灣的鋼鐵、PVC等產品課徵反傾銷稅,顯示兩岸ECFA對大陸產業之可能衝擊,將較中港澳CEPA來得深遠,也需要更多的談判時間。

  對吳“內閣”而言,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ECFA議題共同研究”,因為共同研究具有向兩岸政府部門提供建立合作架構的機會和挑戰、協商應涵蓋之項目、應秉持之原則等有價值的資訊,進而引導技術性協商。對於台方如何爭取“對台灣有利”的談判條件,極為重要,應儘速整合“經濟部”、“陸委會”及相關主管機關,完成跨部會協調,才能妥善規劃。

  面對ECFA談判時間壓力的吳“內閣”,應力求於短期內與大陸正式啟動“共同研究會議”,才能盡早進行技術性協商。另外,建議吳“內閣”應請海基會與海協會溝通,讓兩岸在第四次江陳會共同宣布啟動技術性協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