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紀念二戰勝利與失敗背後的傷痛

http://www.CRNTT.com   2010-05-10 08:53:18  


 
  ◎“末日審判”:德國人的贖罪何時結束

  雖然納粹德國的滅亡距今已過了半個多世紀,但德國人對那一段歷史依然“心有餘悸”;雖然世界已多次見證了德國人的贖罪,65年似乎並不足以讓德國人停止“內心的救贖”。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德國人仿佛從未停止為納粹贖罪。

  1970年,時任聯邦德國總理的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1969年起,德國開始每年為猶太人團體賠付巨額戰爭賠款;1997年起,德國16個聯邦州達成一致,規定納粹主義和二戰(包括集中營和大屠殺的歷史)為9-10歲學生的必學內容;2005年,在紀念奧斯威辛集中營解放60周年時,德國大小電視媒體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裡,一遍又一遍地播放集中營幸存者的訪談和反映當時情況的影片;2009年11月,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對“世界最後一樁納粹大案”開庭,89歲的納粹嫌犯代姆揚尤克(JohnDemjanjuk)抱病接受了審判;2010年2月,德國德勒斯登市萬名市民手拉手阻攔6千名“新納粹主義分子”的遊行……

  40年前勃蘭特下跪之時,曾有人宣稱,“總理的下跪讓德國人重新站起來了”,但現在看來,事情恐怕遠沒有那麼簡單。誰都無法簡單下結論,對最後的納粹戰犯審判,是否就能結束德國人在納粹歷史上的陰影。隨著一批批對納粹歷史有真實記憶的人逐漸離去,留給年輕一代德國人的問題,除了如何不停止反思而又恰如其分地遺忘以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在祖父輩的反思之上,重新找回自我。


  蘇聯的取勝之道和德國的戰後反省中間的矛盾和衝突,恰好反映了戰爭這台“絞肉機”的邪惡之處。無論勝利或者失敗,受到懲罰的只有人民。事實上當戰爭雙方真正進行反思,並且還對反思本身進行反思時,才能帶來真正的和解與和平。(來源:網易新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