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三大經濟體深陷內憂困擾

http://www.CRNTT.com   2010-09-24 08:07:46  


在大規模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下,美國經濟仍顯疲態。
  中評社北京9月24日訊/金融危機已經走過兩周年,但西方國家經濟依然困難重重,可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美國患上“政策刺激依賴症”

  證券時報發表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稱,美國經濟內生增長十分乏力,今年上半年經濟平均增長率僅3%(調整後不到2.2%),在歷次經濟復甦周期中屬較低水平。在大規模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下,美國經濟仍顯疲態。

  三大需求出現不同程度放緩。隨著刺激性政策退出,美國二季度1.6%的GDP增長為三個季度以來的最低季度增長。庫存投資、消費者支出和貿易增長均出現減慢跡象,其中庫存投資的貢獻由一季度的2.64%下降至0.63%;個人消費支出有所減弱,貢獻了1.38個百分點;政府支出貢獻了0.86個百分點;淨出口是拖累GDP走低的最重要因素,對GDP負拉動3.37個百分點,為20年來最差。

  負財富效應依然影響美國家庭消費。美國私人財富縮水十分嚴重。根據美聯儲的資金流量報告,二季度美國家庭和非盈利組織的淨資產下滑了1.5萬億美元至53.5萬億美元,其中家庭財富減少逾1萬億美元。財富縮水嚴重制約消費支出,自2009年四季度以來,美國消費三個季度環比增長分別為0.9%、1.9%和0.6%,均低於GDP增長率,而且從現在的情況看美國家庭負債比率依然沒有止跌企穩跡象。

  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的“輸血”功能沒有完全恢復。美聯儲政策工具中幾乎沒有幫助銀行清理壞賬降低違約和核銷率的工具,而財政部的不良資產救助計劃從最初的購買銀行有毒資產改為向銀行直接注資,也未能幫助銀行緩解清償壓力,銀行惜貸嚴重,信貸增量下降,銀行現金在全部資產中的占比從歷史平均的3.2%上升到10%左右,美國消費信貸、工商業貸款、不動產抵押貸款增速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消費信貸更是連續數個季度下滑,金融系統不能真正“造血”,實現對實體經濟的資源配置功能,這是美國經濟難以自我修復的重要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