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杜絕違法徵地要靠制度創新 | |
http://www.CRNTT.com 2011-07-13 11:30:24 |
三、農轉非後的城市土地開發要配套閑置稅制度。 在“依規依法農轉非減半”制度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土地交易和土地開發都是市場化的。有些土地主體為了獲得更高的增值收益,可能會選擇暫時的土地閑置,等待最佳的土地開發時機。這應該是允許的,但要徵收土地閑置稅。閑置時間越長,稅率越高。這樣既可以大大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也會大大減少城市化過程中的“釘子戶”。即使有“釘子戶”,也可依法“徵稅”和處置。 在過去數十年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違法徵地和強征強拆層出不窮,極端事件與日俱增。這對黨和政府形象有損,對市場經濟有害,對社會穩定極為不利。靠政府違法徵地和強征強拆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做法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應該通過上述三項制度創新,把工業化和城市化納入法制化和市場化的軌道。這樣,違法徵地“問責”才不至於僅僅只是一個“秀”。 相關閱讀:土地問責,罰酒三杯?(2011-07-11 環球網 雷墨) 7月7日,國土資源部、監察部公布首份土地違法問責結果。“73名地方政府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人受到紀律處分,僅一人降級,但無一人撤職,且有一些官員早已升遷。”《第一財經日報》帶有明顯傾向性的叙述,成為眾多媒體指責這次問責風暴過於“溫柔”、疑似“罰酒三杯”的最佳注腳。 2010年兩會結束後不久,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全國國土資源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對國土系統的腐敗現象,要改變以往按部就班、零敲碎打的做法,而是要大喝一聲、猛拍一掌,堅決遏制腐敗的滋生蔓延。徐部長“大喝一聲、猛拍一掌”的表態,當時被輿論解讀為土地領域的“問責風暴”即將來臨。 “土地問責‘高聲喊,低聲問’令人遺憾”,紅網的這篇評論基本代表了多數媒體評論人士對這份土地問責“成績單”的看法。“疑似‘罰酒三杯’的問責,不但起不到懲罰威懾作用,反而可能會起到縱容的效果,這也是多年來土地執法一直不能很好推行的重要原因。”新華網在指責這次問責不給力時稱,這次問責的結果最重的處罰為降級處分,大部分則為記過、記大過、警告等處分,還沒有出現撤職或開除的處分。顯然,這有點“罰酒三杯”的意味。 南方網對土地問責“抓小放大”頗為不滿,“一個鮮明的事實是,此次土地問責似乎‘只打蒼蠅不打老虎’,矛頭所向直指三四線城市,而對於一二線城市卻置若罔聞,仿佛後者不存在土地違法違規現象。” 對於媒體調侃的“罰酒三杯”,徐紹史部長作出了說明。據《法制日報》報道,徐部長在解釋這次問責中為何沒有官員被撤職時表示,沒有被撤職並不意味著問責不到位,主要原因是還沒有到該撤職的程度。他還強調,“首次問責要真正達到‘震懾’、‘教育’的作用———第一,讓問題浮出水面;第二,需要我們改進的就改進;第三,該問責的還是要問責,但是要問得合情合理。” 不過,對於徐部長“震懾、教育”的解釋,某些媒體顯然不認同。在《新京報》看來,國土部的“溫柔”不僅僅是一個不給力的問題,還可能是一個司法問題,“我們並不能要求監察部或國土資源部去追究土地違法者的刑事責任,他們既無偵查權,也無審判權。但在行政追責或黨紀追責中若發現有刑事犯罪嫌疑的,不管哪個部門,均有義務將案件移送給有權管轄的公安司法機關處理。若是知情不報或瞞案不報,也是違法,嚴重的,也可能構成犯罪。”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