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華社報道稿再次隱去台方政治訴求

http://www.CRNTT.com   2012-04-02 08:27:38  


 
  為何會致如此?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在總結“胡吳會”的成果時不是指出,雙方重申了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原則立場,並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形成了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雙方認為,海峽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同的是“兩岸同屬一中”,對於異的部分擱置爭議;楊毅還指出,“只要認同一個中國,其他問題都是可以討論的,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了的嗎?為何一方面肯定台灣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另一方面卻又對台灣方面“國際活動空間”的訴求,未予滿足呢?何況,“只要認同一個中國,甚麼議題都可以談”,是出自於《反分裂國家法》第七條規定,只要台灣方面認同“一中”,台灣海峽兩岸可以就“台灣當局的政治地位”及“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地位相適應的活動空間”進行談判;更是出自於“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的五項願景中的第四項“促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按道理,既然連胡錦濤、李克強都肯定了馬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就可以就“台灣的國際活動空間”問題開展協商的了,但為當吳伯雄、吳敦義先後提出此訴求後,新華社和中新社的為報道卻將之隱去呢?

  這恐怕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去思考:

  其一、儘管說在一中之下甚麼議題都可以討論,也儘管說胡錦濤和李克強都肯定台灣方面堅持“一中”,但似乎是並不夠徹底,仍是意圖在“一國兩區”中強調“中華民國”,與“九二共識”的擱置“一個中國”內涵的共識有衝突,因而台灣方面的做法,並不完全符合北京方面的期待。實際上,據新華社昨日報道李克強會晤吳敦義的談話內容,並未直接評價馬政府,而只是引述了胡錦濤會見吳伯雄時對馬政府的評價,但也只是引述了胡錦濤“我們將鞏固反對‘台獨’、認同 ‘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繼續貫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的部份內容,卻未見引述“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確認這一事實,符合兩岸現行規定,應該是雙方都可以做到的。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對增進雙方政治互信有利,對兩岸關係穩定發展有利。”的部分內容,似是對“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提法有不同看法。相反,李克強昨日卻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這當然是符合“博鰲論壇”是經濟議題,實際上“博鰲論壇”今年的主題也是“變革世界中的亞洲:邁向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看來,這是大陸方面為了避免台灣方面又將與大陸領導人的會晤帶到政治議題上去,卻又不準備進行政治對話,然而卻又在台灣政壇上將政治議題炒熱的做法,所採取的防制措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