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經濟產能過剩 資本應走出去

http://www.CRNTT.com   2012-07-19 08:18:20  


  中評社北京7月19日訊/(評論員 張茉楠)目前,中國經濟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產能過剩”問題,可以說,“產能過剩”是所有製造業大國都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兒”。更為重要的是,重工業化的產業背景將延長中國製造產能過剩的存續時間。全球經濟危機倒逼中國製造業格局必須做出重大調整。中國要選擇製造業作為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和反危機的突破口,把相對過剩的產能引導到有序升級和滿足新需求上來,可以借鑒美日經驗,加快中國產業資本“走出去”,通過海外投資釋放過剩產能。 

   一、“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的長期頑疾 

  金融危機開啟了“大調整”的序幕。世界經濟結構將被迫做出調整,我們必須面對的是,“去杠杆化”正在改變全球的需求結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疲弱的消費需求嚴重制約了發達國家的復甦進度,其家庭資產負債表遭受嚴重損害,居民消費總需求急速下跌,家庭資產的去杠杆化嚴重影響了這些國家既往的負債型消費模式。 
 
  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留下的需求缺口很難補上,全球經濟都呈現出總需求不足的狀態。受外需萎縮、貿易壁壘、通貨膨脹、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出口產業嚴重受阻,這也激化了國內外需性產業的“產能過剩”矛盾。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步入下行周期,社會總供給明顯大於總需求,伴隨存貨同比的持續顯著上升,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整體宏觀經濟也步入了 “去產能化”階段。 

  不過,“產能過剩”並非此次危機獨有。對於中國而言,“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的長期頑疾。歷史上,我國曾出現過兩次“產能過剩”,分別是1996~1999和2005前後,但與前兩次“產能過剩”不同的是,本輪“產能過剩”是重工業部門的普遍過剩。早在 2006年,國務院就將10個行業列為“產能過剩”行業,而到2009年“產能過剩”行業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19個。上一輪經濟周期推動的擴張性投資,在經濟危機的衝擊下,表現為更為嚴重的產能過剩。目前,我國製造業平均有近28%的產能閑置,35.5%的製造業企業產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不僅鋼鐵、水泥、汽車、紡織等傳統產業,就連風電設備、多晶矽等部分新興產業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產能過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