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對非援助緣何頻遭批評?

http://www.CRNTT.com   2012-07-22 09:28:34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訊/何以一方面是“重視非洲的需要”的援助和貿易力度的不斷加大,另一方面則仍然能聽到很多批評聲音呢?造成這一糾結的核心,在於中國所提供的“非洲需要”的支持,固然符合非洲政府官員們的需求,但是否符合當地民眾,特別是公眾社會組織的需求,則未可知。學者賈鶴鵬撰文“中國對非援助緣何頻遭批評?”如是說。詳論如下:
  
  剛剛在北京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可以說亮點頻出。先是有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宣布中國未來三年將對非洲提供200億美元貸款,這一貸款額度是2009年上屆論壇上提出的數額的兩倍。其後則是西方一些媒體對中非關係的解讀,以及中國媒體批評性的對西方同行文章的廣泛引述。

  中國媒體和專家一致的論調是中非保持著傳統的友誼,目前締結著平等互利的夥伴關係,而西方在中非關係上的觀點則受制於其在非洲殖民的歷史,顯示出“心理上的不平衡”。

  拋開意識形態的有意和無意的誤讀,首先要看到,中非關係確實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2011年中非貿易額比2009年增長了83%,達到166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已經穩居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位置。

  隨著中非貿易的增長,中國對非的援助力度也在不斷加大。除了貸款和直接的經濟援助,也包括人才培訓和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支持。胡錦濤在本屆中非合作論壇上提出的“中國將為非洲培訓3萬名各類人才,提供政府獎學金名額1.8萬個,並派遣1500名醫療人員”並非新舉措,而只是過去工作的延續和強化。

  正因為如此,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中國社科院非洲問題專家李新峰就指出,中國“現在的(對非)援助更重視非洲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