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追認抗日國民黨士兵為烈士 遲來的正義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11:23:53  


 
公祭國民黨抗日戰爭烈士 黨爭息民族興

  2013年04月10日14:06來源:新華網 作者:公方彬(國防大學)

  讓我們先來關注幾則新聞:

  2012年4月5日,南京在菊花台公園公祭抗戰期間被日軍殺害的國民黨政府外交9烈士。

  3天後,台兒莊舉行台兒莊大捷74周年紀念活動,活動主要內容是為新發現的兩名國民黨參戰官兵遺骨舉行隆重下葬儀式。此活動意味著,不管你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官兵,不管你是將軍還是士兵,只要為國家和民族戰鬥,都會享有應有的尊崇。

  此前還有一則報道,4月4日央視播出《青山祭忠骨:一個都不能少》專題節目,披露國家今年將完成30萬座散葬烈士墓及2000座烈士紀念設施的遷移修繕工作,還計劃到2014年完成全部61萬餘座散葬烈士墓的搶修,這其中也包括赴緬甸中國遠征軍官兵遺骨的保護。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特別是報道後面大量網友熱情的跟帖評論,心中總不由湧動起一股熱流,網民們的真情流露深深感動了我,這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精神脈動,極富感染力和感召力。

  這些新聞事件反映出,我們的價值坐標越來越富有時代特征。它清楚表明我們已經徹底拋棄了二元對峙的價值觀,以新的歷史視角和辯證思維來看待事物。因為其觸及的問題恰是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史,這曾經被認為是不可更易的價值判斷。類似的問題,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富於時代特征的價值坐標給予支持,僅僅是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情感衝動,肯定不會產生如此普遍的行為。

  上世紀90年代之前,冷戰使世界處於兩大集團對峙狀態,一切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都取決於政治制度。換句話說,價值尺度和價值坐標以政治制度為核心,這種情況下國家和民族利益讓位於政治集團的利益,自然而然,履行國家和民族使命任務的行為,也要接受二元價值觀的認定。

  而今天我們跳出了歷史局限,除了叛國的人永世不得翻身之外,凡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者,都可以享有身後的榮耀和尊崇,我們認定這一點,強化這一點,本身就說明我們的價值坐標處於重構之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體系奠基於核心價值觀,而核心價值觀在調節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時,存在於5個層次:弘揚的、要求的、允許的、抑制的和取締的。弘揚的是主流價值,它屬於執政黨及其領導的政府勠力所為的。當黨和政府參與到祭奠自己從前對手中的成員時,說明的必定是捐棄前嫌,說明的必定是理念上的重大超越。同時,廣大民眾積極熱情參與其中,這也是整個民族的歷史性跨越,讓人為之振奮。

  這些新聞事件也反映出我們的精神訴求在逐漸升華。當今,中國正在建設自己的核心價值體系,或者說正在抽象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我們應該建立起包容、海納百川的核心價值觀,以此為價值坐標,標定事物,引領大眾,也只有這樣高尚的精神訴求,才能產生具有引領人類文明能力的核心價值觀。

  這些新聞事件也表明我們的胸懷越來越寬廣。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有著幾十年的刀劍恩仇,同時大陸群眾不止一代人接受的是仇視教育,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