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追認抗日國民黨士兵為烈士 遲來的正義

http://www.CRNTT.com   2013-04-11 11:23:53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近一二十年,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學會了以新的視角看歷史、看世界,從而能夠做到如此普遍的包容“對手”,不能不讓人為之感動和自豪。

  我們講大國要有大胸懷就是如此。只有這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能走得更遠。實踐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正以寬廣的胸懷不斷超越自我,推動與台灣的溝通和交流,實現“相逢一笑泯恩仇”。前不久,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來大陸,就講到要讓中華民族不再有內戰。或許可以這樣說,黨爭息,民族興。歷史已經走到今天,我們該以更大的智慧開拓未來,這需要觀念突破,同時需要更寬廣的胸懷。

  當然,包容寬容並非無限,對於那些試圖分裂國家民族者,不僅要進行黨爭,還要爭個你死我活。換句話說,為國家和民族利益犧牲奉獻者,永遠不會被忘記,以民族和國家大義為重者,就會得到肯定和褒獎。

  在做出以上三個方面的基本判斷和評價後,筆者很想借林肯在1863年葛底斯堡的演講,及其南北戰爭結束儀式印證點什麼。那次著名演講語言不多,在此照錄:“87年前,我們的國父們在這個大陸上創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於自由,它尊崇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現在我們正在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這場戰爭考驗這個國家或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長久存在下去。我們來到這裡,這場戰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我們來到這裡,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為了使這個國家存在下去而獻出生命的烈士們作為最後安息之處。這是完全合適和非常恰當的,我們必須這樣做。但是,更廣義地說,我們無法奉獻、無法聖化、無法神化這塊土地。曾在這裡奮戰的勇士們,活著的和死去的,已經把這塊土地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的微薄力量能夠左右的。世界不會關心也不會記住我們在這裡說的話,但是,世界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這裡做的事。我們活著的人,應該把自己奉獻給勇士們尚未完成的但是已經崇高地推進的事業。我們來到這裡,正是為了把我們奉獻給他們留給我們的偉大使命我們要從這些光榮的逝去者汲取更多的奉獻精神,完成他們已經徹底獻身的事業,我們要全力以赴不使逝去者的犧牲徒勞無功那就是,這個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新生的自由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那一次受降儀式很特別,在此引用他人的簡潔描述:當北方軍獲知南方軍投降的消息,軍營中響起歡慶的炮聲,北方軍司令格蘭特下令立即停止放炮。他說:“叛亂者現在又是我們的同胞了。”受降儀式開始,南方軍隊向格蘭特將軍投降。這是南方軍隊最後一次列隊,南方軍隊的軍旗在微風中飄揚,他們齊步走向另一邊穿著藍色軍服的北方軍隊,這時響起了嘹亮的軍號,北方軍隊向南方軍隊致軍禮,這是戰場上軍人向對方致的最高敬意,南方軍隊也仗劍向對方回軍禮,這是美國內戰中最光彩奪目的時刻。禮畢,身著灰色軍服的南方軍隊放下了他們手中的武器,降下了南方的軍旗,內戰結束了。

  怎樣看待對手,以何種境界和價值判斷標定對手,內涵極為豐富。正是基於這樣的理解,筆者才對幾則新聞事件有了上述三個基本判斷。

  總之,今天的中國正在走向世界,必須有一種更寬闊的胸懷,更高尚的精神空間。有了這些,才擁有了崛起的堅實基礎。所以說,看似簡單的祭奠活動,折射出的畫面卻是中華民族已經步入大國崛起的道路,並且越走越穩,越走越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