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終獲民政部納入社保

http://www.CRNTT.com   2013-07-04 09:21:02  


 
  民政部的決定專門提及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據說是因為王敏剛的建議案,是他在深入瞭解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這些年來,為關懷抗戰老兵所做努力的情況後慎重提出的。而王敏剛在收到民政部的復函後,就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並附去民政部復函原件的影印件。作為“始於俑者”的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當然也是在第一時間內將此好消息“擲”上網。而民政部網站也於昨日將此復函文件公開刊登在其官方網站。

  據統計,目前大陸地區仍然在世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約有三萬多人(另一說是六千多人),大多已是垂垂老矣。民政部將他們納入復退軍人及殘疾軍人的優撫範疇,每年的財政負擔並不很大,但影響卻是很大,其所能發揮的政治效應遠遠超逾社保金的數值。當然,倘能全盤接納王敏剛的建議,將他們納入優撫範疇那就更好。即使如此,財政負擔也大不了多少。這總比那些“三公”消費,耗費了納稅人多少金錢,有意義得多。

  其實,在一些地方單位,已經先走了一步。今年四月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了抗戰犧牲的徐治幫等五名原國民黨士兵為烈士,並按規定補發一次性撫恤金,其家屬享受遺屬待遇。雖然陜西省政府解決的只是部分已經犧牲的國民黨抗戰士兵,但這與王敏剛對仍然在生的國民黨抗戰士兵納入優撫範疇,都已經與《軍人撫卹優待條例》相接軌,把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當作是“自己人”。實際上,抗日戰爭是全中國人民的偉大共同壯舉,都是為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解放事業,都是民族英雄,不應分什麼共產黨、國民黨。讓包括原國民黨抗戰老兵在內讓全中華民族愛戴的英雄能夠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從而安享晚年,這其中所檢驗考驗的顯然不僅僅是一般法律意義的政府責任,更是道德倫理意義上的政府良心。

  長期以來,國共兩黨之間一直存在著“八年抗戰是誰打的”的激烈論爭。國民黨認為自己處於正面戰場,在抗日戰爭期間參與了二十二場重大戰役,正面抗擊著二百多萬名敵偽軍,共犧牲了二百多名將軍,因而是抗戰的主力軍。而中共的黨軍史書及教科書,則認為自己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就認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敵後廣泛發動和組織以農民為主力的各階層群眾,展開遊擊戰爭,使大量侵華日軍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事實是最有說服力的,抗日戰爭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是全民族利益的最堅定的維護者,是團結抗戰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力量。”而在“抗戰”勝利後,毛澤東還有文章幽了蔣介石一默,說是躲在峨眉山的蔣介石要下山摘桃子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