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像對待重症病人一樣對待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3-07-14 09:30:53  


 
  文章表示,是什麼導致了當下中國經濟的困境?這在很大程度上必須反思次貸危機後中國所採取的應對政策。現在回顧起來,花錢買經濟增速殊為不智,順應危機進行結構改革被大大耽誤。這使得從現在到2020年,積欠問題都需逐步清算,要維持7%的增速和實現居民收入倍增,何其艱難!

  那麼,何時中國經濟增長急劇會失速?何時下決心觸及存量改革,何時增長速度就難保。這些存量改革至少包括分稅制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大規模的去產能化,對農業、服務業和房地產業這些效率低下的非貿易部門加速開放的改革等。盤活財政貨幣存量,很大程度上,就是迫使長期大量低效甚至無效占用資源的地方政府和國企,收縮自身規模,釋放其占據的土地、勞動力和資金等資源的進程。這一輪改革比1994~2003年的十年改革更錯綜複雜,絕非快刀斬亂麻式的硬幹蠻幹就能解決問題。

  文章認為,今明兩年中國很可能維持增速平穩效益低下的局面。對待中國經濟應像對待重症監護的病人,既謹慎地使用輸氧輸血措施,以優化增量培育微觀層面的經濟活力;同時又精心制定綜合手術方案,以觸動存量的多批次改革保證肌體的再生功能。短期相機抉擇的寬鬆政策,以及中長期堅定的改革政策,都十分必要,短期輸血輸氧不能停,少弄“錢荒”那樣的出其不意;長期不回避進行手術治療。治理地方債務和國企泛濫不手軟,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大約就是改革大政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步步謹慎步步為營的意思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