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羅天昊:中日都不是亞洲令人信服的領袖

http://www.CRNTT.com   2013-10-10 10:24:36  


 
  中國需率先完成產業升級

  這條路其實與中國經濟改革的要求相同。當下,中國國內正進行了一場艱難的經濟轉型,轉型的成敗,不僅決定中國未來國運興衰,更直接影響到東盟諸國。

  本次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有三個議題,分別是推進茂物目標,推進公平增長,推進互聯互通。在雙邊貿易方面,中國需要更開放、更大度。特別是在農業領域,中國與東盟應有更多合作。中國已成為世界糧食進口大國,東盟的糧食,足為中國所喜。而在產業競爭領域,中國需形成與東盟的錯位競爭,建立有序的競爭,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不僅實現公平增長,亦實現平衡增長。

  中國與東盟的共興共榮,關鍵在於中國。亞洲為全球增長引擎,中國為亞洲第一大國,中國需要為亞洲提供足夠信心。

  此前,中國作為經濟巨人,其龐大的低端產業,成為東南亞諸國橫亘的高山,雙方貿易亦受制於產業同構,未來要實現大的貿易躍升,產業錯位至關重要。而關鍵即在於中國率先完成產業升級。

  如中國夠實現跨越式發展,則中國既是亞洲大國,亦是亞洲強國,合二為一,成為亞洲無可爭議的領袖。在經濟上,東南亞可借助中國的技術,而不是目前這樣,雙方搶西方的製造業訂單。屆時,中國龐大的市場,可以容納眾多亞洲國家的製造業,是他們的師友而非對手。如此,建立在雙方產業互補的基礎上,中國可將東南亞變為自己最大的戰略腹地,徹底實現大國崛起。造福於東南亞,才能最終收獲東南亞的尊重與敬意。

  同時,中國亦需要完成從生產大國,到消費大國的轉型。未來,消除貧富分化,造就廣泛的中產階層,振興大眾消費,亦為中國改革的重要議題。一旦中國成為消費大國,亦將成為東南亞諸國的巨大海外市場。

  本次峰會特意安排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後發言,且發言內容涉及中國國內改革,其深意即在於此。而在此前幾天的發言中,習近平已表示,中國絕不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事。並稱中國要做好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準備。目前,中國已經降低增速預期,並且進行了一些調整,即將到來的三中全會,亦將對政治,經濟等領域進行全面改革,可謂任重道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