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需要追求聯盟政策嗎?

http://www.CRNTT.com   2013-10-15 08:59:27  


 
中國沒有組建抗美同盟

  中國儘管沒有像美國那樣來建設針對一個特定國家的同盟,但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表明,中國在這方面實際上是有能力的。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所實行的多邊主義。多邊主義當然不是同盟,但多邊主義已經具備了同盟的很多因素,從多邊主義演變成為同盟並不是很困難。這裡的例子包括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六方會談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為了推進本區域的經濟貿易,六方會談是為了圍繞著朝鮮的核武器發展問題,針對東北亞的集體安全問題,而上海合作組織是為了參與國所共同面臨的安全問題,尤其是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問題。

  但這些多邊組織和美國所進行的同盟有本質的區別,美國所做的是針對中國的,而中國所做的是針對事務的。實際上,中國已經區別開了兩種不同類型的多邊組織,一類是解決自身和其他國家所共同面臨的問題的,如六方會談和上海合作組織,另一類是針對美國的組織。對第二類,中國至少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意圖和動機。

  中國這樣做無疑符合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大戰略。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來看:第一,避免中美兩大國的直接衝突。如果中國也像美國那樣,建設針對美國的同盟,中美兩國之間必然陷入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互相把對方視為是敵人,組建各自的同盟來自保,來抵禦對方或者威脅對方,最終導向直接的衝突。美國在“重返亞洲”的戰略下重組針對中國的同盟,但因為中國沒有做出同樣的回應,使得雙方沒有走到同一個競爭軌道上,也就是說雙方不會發生直接的衝突。美國“重返亞洲”把重點放在軍事上,中國並沒有因此改變原來強調經濟的政策。也就是說,美國在軍事軌道上,中國則在經濟軌道上。當然,這並不是說中國放棄了軍事現代化。相反,中國在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速度,進行軍事現代化。這就可以避免中美兩國之間的軍事競爭。可以相信,中國的經濟戰略,最終也會迫使美國重新回到經濟軌道上來。如果中美兩國的軍事競爭最終會導致零和遊戲,中美兩國的經濟競爭則更多是雙贏的。

  第二,中國沒有針對美國的同盟,表明中國也無需承擔同盟所帶來的巨大成本。沒有免費的午餐,結盟有巨大的成本。對美國來說,結盟似乎強化了自己的力量。在明顯存在著一個敵人的時候,的確如此。但在不存在一個明顯的敵人的情況下,同盟有兩種成本。第一,有可能把被視為是“競爭對手”的國家,轉型成為真正的敵人。例如美國把中國視為是潛在的敵人,如果中國的作為就是直接反制美國,中國很有可能成為美國的真正敵人。第二,美國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盟國的要求,來增進它們各自的利益,並在一定情況下,甚至被同盟所綁架。美國和同盟儘管有共同利益,但兩者的利益不能等同起來。在很多時候,同盟國為了增進自身的利益而把美國捲入在內,給美國造成巨大困境。現在的日本和菲律賓,就是處於這樣一種局面。美國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也就是在它們和中國發生衝突的時候,不提供幫助,美國作為“盟主”的信用就會失去,導致同盟的解體。但如果美國滿足它們的要求,美國就要犧牲掉其和中國的關係,至少損害中美關係。另一方面,中國沒有針對美國的結盟,就不存在這種成本。中國和朝鮮有些類似這種關係。儘管中國和朝鮮之間不存在著類似美日那樣的同盟關係,但中國和朝鮮的傳統關係,也已經讓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直到最近,這種情況才得到逐步改變。中國在沒有同盟的情況下,其國際關係和外交反而顯出高度的靈活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