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克強“成績單”是如何出爐的?

http://www.CRNTT.com   2014-03-06 09:45:56  


 
  新京報:很多人看了這份報告,感覺這是一份充滿李克強風格的報告。

  向東:報告中有很多帶有“李氏風格”的語言,這些話是他平常說過的。比如“不能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繼續向貧困宣戰,絕不讓貧困代代相傳”,就是他去陝西調研時說的,體現了他的語言風格。

  新京報:“改革是最大的紅利”“舌尖上的安全”,這些話是一開始起草的時候就寫進去了,還是後來總理審稿時才加上去的?

  向東:總理自始至終都在參與報告的起草,有很多話確實是他加進去的。

  新京報:總理對報告起草提了什麼要求?

  向東:總理強調一點:“做不到的不要寫”。

  新京報:這份報告在結構和寫法上有什麼新特點?

  向東:報告常規的寫法,無非是條狀或塊狀,今年是條塊結合。

  報告分三個部分,都是非常簡練,有話就長無話則短。這些也都是總理明確提出的要求。

  新京報:報告起草過程中,哪些內容是總理特別關注,並且反覆斟酌修改的?

  向東:這是李克強總理的第一份報告,他對此高度重視。報告的起草工作自始至終是在總理親自主持下進行的。

  不論是總結工作還是部署工作,涉及的每一項措施,都經過反覆推敲,跟有關部門反覆認證,最後經總理同意才寫進去的。

  可以說,整個政府工作報告從頭至尾總理都親自修改,到最後一段時間,在提交大會審議前,總理也一直在修改。

  可有可無的話基本拿掉

  新京報:這個報告起草歷時多長時間?

  向東:從去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以後就開始了,整個起草歷時兩個多月。

  新京報:起草小組有什麼人參與?

  向東:主要是以國務院研究室的同志為主,吸收了各主要部門以及研究機構的人士。

  新京報:報告起草中,聽取了哪些方面的意見?

  向東:在起草過程中聽取的意見和建議非常多。國務院起草組本身有調研、學習和開會,之後國務院開常務會討論,根據常務會的意見再修改,再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之後國務院再開全體會議審議,還要面向全國徵求意見稿,發到全國黨、政、軍100個部門和各個地方,把上千條的意見收集整理以後還要提交中央政治局全體會議審議。

  新京報:在這個過程中,總理是怎麼聽取意見的?

  向東:總理召開了三次座談會,分別聽取了專家、學者、企業界民主黨派、群眾代表的意見。總理強調,所有提出的意見,起草組都必須分門別類地進行吸納。實在不能吸納的,都要做出說明。

  新京報:從你個人來講,報告里的哪些地方是你覺得最費心思的?

  向東:這個不好說,因為報告中間的每一個字都費盡了心思,每一句話,每一個詞都反覆琢磨。因為篇幅有限,所以每一句話都是千錘百煉的,背後都有比較深的含義,可有可無的話基本上都拿掉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