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抑制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三大政策方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9:00:30  


  中評社北京4月4日訊/進入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此輪下滑,應該說在預料之中。事實上,2013年的中國經濟,也曾經在年初出現過增速的下滑。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原因是什麼

  新財富雜誌發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文章稱,學術界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的階段,增長速度的下滑實際上是一個新的探底過程,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速度應在7.5%甚至7%以下,因此,當前的下滑是一個長期的趨勢。由此帶來的一個基本推斷就是,中國經濟下滑是不可能通過任何政策的、人為的努力加以改變的,頂多只能短期內緩解。

  不同意這一觀點。最重要原因是中國人均GDP仍然只是美國的20%,種種歷史數據表明,在這個趕超階段,經濟仍然有接近8%的增長潛力。中國未來即使像拉丁美洲國家一樣,而不是像東亞國家那樣步入發達國家的行列,即便延續拉美國家的經濟發展規律,中國未來十年的經濟增速也能夠保持在8%的水平。

  再者,中國目前仍然有改革的基本動力,主要政策制定者在改革問題上的決心非常鮮明堅定,整個社會已經形成改革的共識。因此,中國不會像日本那樣,步入一個停滯不前的發展陷阱。

  所以,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下滑是另有原因的。總體說來,中國經濟處於一個新舊增長點的交替時期,新增長點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而舊增長點的動力已經匱乏。具體說來,新增長點在城鎮化、在居民消費、在產業升級,而這些紅利都必須要經過不懈的體制改革才能夠釋放;而傳統的增長動力,包括出口以及房地產和投資的快速增長已經乏力,因此中國經濟出現了一個增長動力的斷檔期。

  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一輪的改革,包括得到民眾廣泛支持的反腐運動,對短期經濟增長具有收縮作用。這與上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的改革完全不同。與此密切相關的是,本輪經濟下滑的一個直接導火索是早前應對金融危機的4萬億擴張性政策的影響。這一政策的副作用是導致中國負債率在過去5年之內翻了一番,達到GDP的250%。高杠杆率帶來了當前融資成本較高的結果,在很多地區更是出現了新債補舊債所帶來的虧損窟窿的怪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