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外網:中國六百億美元投資非洲是窮大方嗎?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1:16:54  


 
  有時候,大量中資企業還容易集中在某一個國家、某一個特定行業內經營,結果就造成哄抬收購價、競相壓低項目報價等同行相欺的情況發生。這些事情發生在國內不足為奇,但是發生在萬里之外、沒有後方的非洲,風險系數可是幾何倍地增加。

  同樣,一些中資企業還抱著“撈一把就走”的短期觀念,上來拼命拉官方的各種關係,不重視惠及當地社區,以至於後面一旦出現政府更迭,項目就會觸礁,或者是與當地民眾發生激烈衝突。

  另外,國內企業對於非洲的認識往往過於片面。由於漫長的殖民歷史,非洲國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社會割裂現象。

  與我們多數人想象的不同,非洲國家的法律多數完備而且精巧,因為他們多數都因襲或直接照搬了宗主國的法律體系,精英階層多數受過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懂得如何利用法律和國際規則,同時又諳熟當地的社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操弄本地規則,採取跟部落時期的酋長一樣的手段。而他們之所以能夠肆無忌憚,是因為當地的普羅大眾經常被隔離在現代文明之外,完全沒有法律意識,只有遵從部落傳統和各種鐵腕手段。

  曾經有一個大型資源型企業到非洲投資建設項目,開始,當地政府熱情歡迎,可是項目到了後期馬上可以投產時,突然法律被修改了,至關重要的工業炸藥被以種種借口禁止直接進口,只能向政府審定的唯一有資格的企業購買。BUT!這個被指定的企業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生產炸藥,而是從中國同一家供應企業購買,只是每噸的價格被加了一個令人肉痛的數字。至於這個神通廣大的炸藥供應商,背後赫然站著該國國家元首的小兒子。

  因此,未來這個600億美元的大蛋糕中,必然帶來雨後春笋般的項目。毫無疑問,其中多數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即便是流進自家地裡,我們也得好好警惕上述危險的存在。

  當然,中國承諾的合作“不帶有政治條件”,不該被理解的無限寬泛。合作,必須是朋友最少也是夥伴間的事情,對於我們重大國家利益首鼠兩端的,顯然就不是朋友了。我們的“不講政治條件”,不能被理解為給了錢和項目計劃就撒手不管了,以至於當地群眾很可能只是付出了代價沒有得到應有實惠,只是讓某些腐敗的權勢階層再次中飽私囊。

  這些看似戰術層的小細節,裡面都深深的隱藏著讓我們大戰略遇到波折的“魔鬼”。要想不做冤大頭,我們必須認真學習西方國家的經驗,採取“拿來主義”,對其成熟的地方吸收掌握,拋棄他們利用援助和合作的便利操縱控制非洲國家的殖民手段。

   新殖民?

  1960年,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獨立年。這一年中,歐洲殖民主義者失去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但是他們的思想意識中,從來沒有真的放下殖民主義。

  “新殖民主義”也正是從這個年代開始逐步取代了以武力征服和暴力鎮壓為特點的舊殖民主義。但是說到本質中,西方國家仍然是首先把非洲國家當做廉價原料產地和高價商品市場。多數非洲國家五十多年來始終掙扎在溫飽線上,社會發展多數沒有什麼進步的事實,就說明了西方國家所謂的投資和援助的真正目標是什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