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非洲經濟:真實的增長與轉型的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4-02-09 10:20:01  


  中評社北京2月9日訊/當下,“非洲熱”逐漸升溫。作為一個整體,近10餘年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是真實的,且呈多點拉動和持續上升態勢。正如世界銀行所言,“如同30年前的中國和20年前的印度,非洲正處於經濟起飛的邊沿”。要將巨大的經濟潛能釋放為可持續的、有質量的經濟增長,非洲還要克服多重挑戰,尤其是經濟結構轉型的挑戰。

  增長加速

  《求是》雜誌發表中非發展基金總裁遲建新文章表示,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非洲的經濟增長明顯提速。1999年至2008年,非洲經濟年均增長率為4.9%,是此前10年的兩倍;2009年增速降為2.7%,但2010年很快恢復至4.7%;2011年,因北非政治動蕩和世界經濟低迷的叠加效應,經濟增速陡降為1.1%。儘管如此,非洲經濟表現出良好的抗衝擊彈性,支撐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並未喪失。2012年,非洲經濟增速達5.0%,遠超世界平均水平(2.2%),也高於發展中國家(4.7%),僅次於東亞地區(5.8%);46個非洲國家經濟增長率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全球增長最快的30個經濟體中有16個在非洲。

  非洲經濟發生較為深刻的積極變化,突出表現在更多的國家和更廣泛的行業實現了增長加速。從國家來看,1999年至2008年,經濟增速超過5%的國家有17個,此前10年僅有7個,2012年更有21個非洲國家超過這一增速。從行業來看,受益於近10年大宗商品價格的飛漲,資源富集國經濟增長整體較快。但非洲經濟增長加速並不只是來自資源業的繁榮,2008年至2012年增長最快的10個非洲國家中,埃塞俄比亞、盧旺達、馬拉維和莫桑比克等都是非資源富集國。快速發展的服務業尤其是批發零售業、房地產、電信、銀行業,支撐著這些國家良好的經濟表現。世界銀行統計表明,本世紀以來的10餘年間,資源業對非洲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平均貢獻不到20%,而服務業的貢獻則接近60%。

  驅動因素

  文章分析,本輪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有著強有力的驅動因素。

  首先,非洲國家宏觀治理明顯改善,經濟彈性有所增強。這些年來,非洲大陸的政治和宏觀經濟形勢日趨穩定,發展經濟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非洲國家的財政穩健性和貨幣政策紀律性不斷提高,許多國家的主權信用評級都獲得了國際評級機構的積極評價,對私人投資的吸引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均得到加強。通脹率顯著下行、預算餘額和外匯儲備增加以及外債減少,成為近年來非洲各國經濟的普遍特征。正是由於宏觀經濟基礎的改善,非洲國家才得以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抵禦全球經濟危機的衝擊,並大幅增加基礎設施等公共投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