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專譯:如果媒體不去報道老撾東盟峰會?

http://www.CRNTT.com   2016-04-13 00:36:01  


 
  “外國使館和國際組織如想在老撾當地媒體上發布相關材料,需尋求外交部與老撾相關信息、文化、旅遊部門的許可。”

  老撾相關部門表示,上面所提到的這些“指導意見”旨在確保事務機構在有效履行其職責的同時遵守老撾的法律法規。

  這些“指導意見”中提到的“嚴重違反”或“積極的態度”,老撾有它自己的定義。新聞工作應該被視為一個“正常“的工作,它有自己的權利。不應該被這樣的“指導意見”所束縛。另外,外交官在發佈議程之前要提交給相關機構審查也是不應該的。

  大家都明白,老撾正在經歷一段困難時期。其斥資數十億美元建的一個連接中國與泰國的南北鐵路線尚未動工。老撾在湄公河幹流修建9個水電站的計劃,也因為各種原因被扼殺在搖籃中。

  隨著老撾公民社會活動家宋巴•宋蓬(Sombath Somphone)的消失,老撾的人權運動也隨之停止。來自外國捐助也因此停滯。

  作為一名記者我不會提倡媒體抵制任何事件。

  現在的關鍵問題就是:新聞機構是否會派出記者團隊去報道在老撾舉行的峰會,這即將被各大媒體機構提上議事日程。與此同時,老撾正竭盡所能確保那些不符合“規矩”的機構出現。

  事實上,一些國家也在考慮是否會派外交代表團去參加他們以往都會出席的東盟峰會。這個問題,不僅僅涉及10個東盟成員國,也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印度和越來越多來自歐洲的國家。

  美國總統是否參加也是一個涉及“國際威望“的問題。

  但如果奧巴馬想在老撾舉辦的東盟峰會上說點什麼或是想發佈什麼新聞稿,他可能要提前兩周多尋求老撾政府的許可。

  他可能也需要一些“指導意見”,來確保他的行為符合老撾政府所提到的“積極的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