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重啟兩岸小三通的政治意涵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2-12-27 00:10:16  


 
  回顧“小三通”的實施過程,2003年5月17日因爆發SARS事件,“小三通”曾一度暫停,直至7月18日始恢復。2019年新冠疫情發生後,“小三通”客船服務減到每天10班,日客流量下滑至400多人。2020年2月7日,陸委會宣布經台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討論後,自2月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客船服務,此為自2003年SARS疫情以來再次暫停。2021年3月17日,“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強調,待台灣民眾施打疫苗達到六成覆蓋率再考慮恢復“小三通”。然當疫苗覆蓋率已逾六成,金馬民眾不斷呼籲民進黨當局重啟,卻仍未宣佈重新恢復“小三通”。

  誠如金門“立委”陳玉珍所提出,金門地區民意考量當大陸成為低風險地區或普遍施打疫苗時,應可重啟;否則離島民眾擔心因政治因素,永遠不再開放。而“小三通”已暫停二年八個月,一直未見重啟,加深台灣及離島民眾疑慮。“小三通”是地方治理議題,但決策權在陸委會,固然因離島地方建請暫停,也可應離島地方評估後重啟。2021年5月4日 金門縣長楊鎮浯呼籲民進黨政府,應有條件恢復“小三通”,以回應大陸的善意。

  台灣防疫政策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恢復日常生活”,面對疫情發展趨於常態化,邊境管制措施已逐步鬆綁,入境檢疫天數也逐漸縮減,離島地方政府呼籲執政的民進黨,不應對“小三通”政策採取“區別對待”,應以更積極、更正面的態度,隨著邊境解封同步開通,逐步常態復航。“小三通”的復航,助於緩解兩岸緊張情勢,恢復“小三通”可以讓金門扮演兩岸互動的橄欖枝角色,搭建兩岸和平的橋樑。

  貳、重啟“小三通”的民意基礎及政治意涵

  據評估,暫停“小三通”已嚴重影響離島地區經濟發展。伴隨新冠疫情飆漲影響“小三通”人流甚劇,疫情前“小三通”運量1天44班船隻來回金廈,約5、6000人次往返;台灣與金門約來回80航次飛機,約每天8000人次,其中約一半是借道金門往返大陸。當疫情開始、“小三通”關閉後,連帶航班也銳減,航班人流量約剩1、2000人次,嚴重影響金馬離島地區觀光旅遊及民眾返鄉探親,阻礙兩岸正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及合作。

  一般估算,“小三通”中旅客約4成為陸客,其中7成是自由行、3成為團客,暫停“小三通”對金門當地觀光業影響甚大,民眾固然以防疫安全為優先,但也希望在可控制、管制良好下漸進重啟“小三通”。而離島民眾非從事旅遊業、也未經商或不往返對岸者,對重啟“小三通”採取保守態度,希望在疫情趨緩前仍維持關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