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觀察與思考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重啟兩岸小三通的政治意涵及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2-12-27 00:10:16  


 
  首先,國民黨主政的離島三縣試圖採取一致性行動,影響“綠中央”的“小三通”開放政策。在澎湖召開共同論壇,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三縣首長、“立委”、議長及縣府主管參與,同台交流施政經驗及呼籲民進黨政府開放“小三通”,不應區別對待,應隨邊境解封同步開通,運作回歸常態化機制,重新恢復兩岸交流往來及合作。陸委會雖宣稱會考慮重啟,然目前仍無法重新開通,將視台灣社會內外疫情及兩岸互動情勢,進行“滾動檢討循序調整”。在此波邊境開放中並未涵蓋“小三通”,顯然民進黨政府並無理會國民黨及其執政地方政府的倡議及呼籲,國民黨難以發揮“藍地方包圍綠中央”效應。

  連江地方政府宣布隨疫情趨緩,在十月解封邊境後,期待早日恢復“小三通”;並希望透過“馬祖國際藝術島”吸引觀光客登島,認識馬祖文化及國共對峙年代所遺留的戰地風光。相對於金門“小三通”運載量,馬祖“小三通”運量較少一天最多2班船,佔全年觀光客不到5%,其餘95%幾乎來自台灣。因此,儘快恢復“小三通”其交流意義遠遠大於經濟意義,且馬祖地區針對大陸漁船越界、抽砂船問題,亟需與對岸對話及溝通。

  其次,“綠中央”與“藍地方”施政目標衝突。儘管離島縣長及“立委”基於選區選票壓力,曾多次呼籲金馬“小三通”應解封,宣稱兩岸具血緣關係且要顧及人道考量;認為解禁助於緩和兩岸對峙,此為向大陸遞善意橄欖枝。但“行政院”卻回應,政府希望能夠開通“小三通”,但大陸疫情嚴重而封城,開通難以保護民眾健康。顯然民進黨當局以因應新冠疫情治理為由,從宣布暫停“小三通”到限縮陸港澳、兩岸海運直航。“綠中央”強調兩岸關係發展中政治自主性、“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藍地方”則是凸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民生課題,彼此施政治理目標,實南轅北轍。

  復次,“藍地方”採行兩岸政策欠缺整合,難以發揮“地方包圍中央”效應。例如2019年召開“海峽論壇”時號稱台灣民眾萬餘名參與,佔參與人數4成、青年比例約5成。然國民黨執政縣市參與僅有金門、連江、澎湖3個離島縣長參與,其餘12個縣市在民進黨當局祭出“不樂見”、強力勸說下減少地方縣市參與。這種“寒蟬效應”的產生,使得國民黨執政15縣市政府,未能形成一致性集體行動,難以掌握政策話語權及影響力。

  回顧2018年台灣地方選舉,國民黨獲得極大勝利;但當執政的金門縣政府提出由“小三通”升級為“小四通”,並未獲得來自國民黨中央、“立法院”黨團齊聲奧援,反而遭民進黨執政“綠中央”所架空。就此而論,離島縣市所提出開放性政策措施,國民黨中央似持保留意見,也就難以動員其他12個國民黨執政縣市,故難以發揮地方包圍中央作用,從而影響重啟“小三通”的決策。

  再者,泛藍政治聯盟固然倡議恢復“小三通”,但政黨間對從“小三通”升級“小四通”,則持迥異政策路線。然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示“親美、友日、和陸”路線,以強化“保台”目標。提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涉及中小企業與漁民的權益,透過民間力量確保ECFA延續;也針對疫情及兩岸關係惡化 ,主張恢復“小三通”,緩和兩岸政治氣氛以降低戰爭風險。8月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赴陸參訪,期間會見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就軍演問題、農產品檢驗檢疫問題、ECFA早收清單、兩岸增加航點(恢復“小三通”),及台商權益與投資保障等議題進行溝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