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尊重兩岸和平發展中的台灣民意

http://www.CRNTT.com   2012-08-12 00:22:53  


 
  兩岸直航帶動台灣航空業績。島內市場人士認為兩岸直航對於台灣航空業者而言“含金量最高”。據統計,僅華航、長榮航空,2011年營收增長逾四成。其中,華航全年營收新台幣1381.4億元,年增40.77%;長榮則首度破千億,全年營收新台幣1044.1億元,年增42.5%。台灣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總裁高希均曾坦言,台灣最大的潛力與實力是企業的生命力,而最迫切的一項就是兩岸直航。他認為兩岸直航方便民眾,省時省錢,每年節省大約300多億元新台幣。

  在兩岸和平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更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和吳伯雄在北大的演講和在南京的題詞。2005年4月29日,連戰“和平之旅”在北京大學演講,“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2008年5月27日,吳伯雄訪問大陸抵達南京中山陵題詞,“天下為公,人民最大”,如此真情的流露,如此崇高的境界,道出未來的台灣主流民意,必將循序漸進地向著“認同中華民族、共謀振興中華”的大方向發展。他們所講的話和題詞,站在了國家民族的高起點,背後確有強大的民意支持。因為,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之幸和中華民族之福。這些年兩岸和平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巨變證明,以人為本,人民為大,民意不可違。

  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來之不易,兩岸和平發展的大方向完全正確。一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一個和平發展的兩岸關係,必定是兩岸雙嬴的局面,必定是兩岸人民乃至中華民族之幸,我們對此應充滿自信和信心。

  回首過去,蔣介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只不過堅持了不到30年,到蔣經國執政,最終在強大的民意要求之下,於1987年11月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政策。之後,逐步開放大陸居民赴台觀光、開放兩岸海、空直航、雙向投資等政策,同樣只經過30年時間,最終也是在強大的民意呼喚之下,得以實現。因為,和平發展是兩岸人民所共同期盼的,任何不符合台灣主流民意的政策,終究會被歷史和人民所拋棄。

  總而言之,(1)今天海峽兩岸的主旋律是和平發展,台灣民意主流是和平發展,島內任何人、任何政黨只有順應台灣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這一時代潮流,才能獲得認同和支持。(2)兩岸關係不可能永遠“只經不政”,不可能永遠只講和平,不講發展。只有做到兩岸和平,才能穩定兩岸關係;只有做到兩岸穩定,才能發展兩岸關係;只有發展兩岸關係,才能永保兩岸和平。(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理論和思想,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兩岸和平發展各領域的交流合作,需要兩岸人民共同參與和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道路,任重道遠。(4)兩岸“和平紅利”得來不易,台灣民眾不希望復而再失。筆者1998年在《中國評論》第7期撰文:“中國需要和平建設,台灣需要和平統一,兩岸需要和平發展”。為政者要努力推動、積極引導、繼續形塑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台灣主流民意,不斷為鞏固和深化兩岸和平發展,做出具體的規劃和打造實質性成果而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