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經訪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呂秀蓮的“勸” 敲醒了誰?

http://www.CRNTT.com   2020-08-23 00:02:22  


呂秀蓮(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評論員 束沐)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在一場論壇上表示,以“一個中華”取代“一個中國”兩岸可“一字泯恩仇”。她批評台灣一些人在武漢爆發疫情時,用很多言語刺激對方,甚至製造仇恨和敵意。她還提醒,台美關係可能會踩到紅線,兩岸敵意螺旋很高,“只要戰爭發生,後悔就來不及了”。

  呂秀蓮曾是大陸官方重話點名的“台獨”人士,她也始終不避諱自己的主張。卸任後的呂秀蓮未淡出政壇,近些年對民進黨的批判與日俱增,甚至退出民進黨改以深綠小黨名義參選,但基本立場並沒有太大改變,包括“遠親近鄰”、“九六共識”、“和平中立國”等。此次呂秀蓮的發言,雖然還是圍繞她一直以來的政治主張,卻透出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首先,從呂秀蓮的發言可以看出,她對當前台海局勢、台灣自身安全與前景是高度擔憂和焦慮的。近一段時間,島內輿論出現了一股罕見的“議戰”氛圍,這一方面是客觀形勢所迫,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海兩端軍演,美軍機艦頻頻在台海、南海周邊侵擾游弋,甚至有媒體呼籲“三方不開第一槍”,折射出形勢的緊張嚴峻。另一方面也是輿論話題所致,如馬英九提出“首戰即終戰”,道出“美國根本不會救台灣”的事實,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事物的變化取決於內因和外因。台海形勢“一觸即發”,內因是民進黨的“仇中反中”、破壞兩岸關係基礎和氛圍,外因是中美關係動蕩起伏,雙方軍事力量在台海周邊“短兵相接”。任何經過思維訓練和歷史教育的人,都能看出內因和外因都指向台海進入前所未有的“高風險期”,故避戰、避險才是王道。

  然而,面對島內各界的焦慮和呼聲,島內執政當局似乎充耳不聞,繼續我行我素地透過網軍對內“壯膽打氣”,炮製充斥惡質民粹的輿論氛圍和寒蟬效應,污衊和攻擊任何島內“反戰求和”、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民聲民意,並且在美台關係的危險軌道上更進一步。對此,呂秀蓮顯然“看不下去了”。她說,過去國民黨強迫台灣人“反共”,現在“愛台灣”就要反中、仇中、親美,變成了選擇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