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日救助汽車業對中國的啓示

http://www.CRNTT.com   2008-12-30 13:15:00  


12月19日,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宣布,美國政府將提供緊急貸款以救助陷入困境的汽車製造商。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訊/《上海證券報》日前刊載哈爾濱商業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長田立的文章“美日救助汽車業對中國的啓示”,文章說,日本人正通過提高效率來應對危機,美國人正通過外部資金“勇渡”難關,中國的選擇自然要考慮中國實情,但我們不應忘記的是,飛機之所以要有翅膀,是因爲空氣動力學對于每一個造飛機的人都是一樣的……全文如下: 
 
  金融危機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本月初,美國汽車業三巨頭聯名上書政府求救,幷打出“汽車業已到了瀕臨崩潰邊緣”的旗號“要挾”,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聯名求救了。但美國參議院否决了白宮對汽車業的救助方案,就連一些曾支持救助金融業的官員和學者也對救助汽車業提出异議。最後,還是總統出面“强行”通過了緊急貸款决定,才使得搖搖欲墜的汽車巨頭們得以短暫的喘息。 

  美國汽車及相關産業不僅關乎近400萬人的就業,更重要的還是關乎美國實體經濟的最主要拉動力,如果汽車業破産,美國經濟將陷入全面危機。那爲什麽國會議員們和某些經濟學家依然反對對其救贖呢? 

  在找出合理解釋之前,我們不妨先將目光轉向日本。截至12月22日,日本政府幷沒有明確的救助汽車産業的政策或意向,反倒是幾大汽車公司紛紛采取了自救行動:一是减産裁員,適當降薪,比如豐田和三菱;二是减少低效率投資,最典型的就是月初以來幾家日本汽車公司紛紛退出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以及F1大獎賽,其目的也很明確,用富士重工首席執行官森鬱夫的話說,就是要優化企業內部的資源配置。 

  現在還不能說日本人的做法一定能見效,但我們幾乎可以肯定地講,日本汽車公司的自救行動是充分汲取了歷史教訓的理性反思的結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