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放手讓溫州民間金融去闖

http://www.CRNTT.com   2012-03-29 11:06:56  


圖為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胡必亮。(梁斌 攝)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從溫州民營經濟高度發達、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客觀現實出發,盡快考慮將溫州確立為中國民間金融改革實驗區,積極探索民間金融的健康發展道路”。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院長胡必亮日前在《中國改革》雜誌撰文“放手讓溫州民間金融去闖”,全文如下:
 
  2011年下半年以來,溫州出現了廣為熱議的民間金融危機,這使得溫州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三次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輿論焦點。其實,這場民間金融危機,並不是溫州一個地方的事,而是目前改革發展階段所要解決的一個極其普遍、十分重要而又非常難以解決的關鍵性問題,即在外資進入不多、國家投資很少、金融管制很嚴、企業家精神又很強、經濟發展勢頭也較盛的地區,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和發展當地的民間金融問題。如果以應對這次危機為契機,將中國的金融改革向前推進一大步,其標本意義將是非常積極的、戰略性的、全局性的和歷史性的。
 
  2月17日到20日,我與40多位當地企業家和部分政府官員就溫州的民間金融發展問題舉行了座談,並到我曾經做過鄉鎮企業與民間金融發展實地調查研究的蒼南縣錢庫鎮及其所屬的項東村做了短暫考察,也與部分鄉村幹部討論了當地的民間金融問題。調查所了解到的情況,與我和我的同事們(王曉毅、馮興元、李人慶、朱成堡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紀初期對溫州民間金融調查時所了解到的情況基本一致,就金融制度來講,目前最差。在這樣的體制環境下,溫州難以避免會出現“民間金融危機”乃至更大的案子。
 
  ■ 八成多溫州居民戶參與民間金融
 
  這次的短暫調研,再次印證了我和我的同事們早前關於溫州民間金融發展的幾個重要的基本事實:一是溫州的民營企業及其經營者近乎百分之百地參與到了民間金融活動中,有些是借出資金,有些是借入資金。
 
  二是估計整個溫州有80%以上的居民戶(包括農村居民戶和城市居民戶)參與了形式多樣的民間金融活動。我這次到十年前進行過錢會調查的蒼南縣錢庫鎮項東村與村幹部座談時,參加座談的前後三屆共八名村幹部全都參與了形式不同的錢會(多數是以他們妻子的名義參與的),平均每戶當前參會數量為兩個多,這與我十年前抽樣調查該村29個農戶時所取得的數據基本吻合,說明這樣的現象是普遍、持續存在的。
 
  三是估計溫州各級政府官員基本上全面參與了各種不同形式的民間金融活動。當地有人估計是100%參與,有人則估計為八成或九成不等的參與。
 
  四是近年來民間金融的借貸利率不斷創出新高,折成年利率後普遍達到25%以上,有的甚至高達百分之百以上。
 
  五是單筆借貸數額不斷提高。我十年前在溫州調查民間金融時,單筆借貸金額達到100萬元以上就算是大額了,但現在出現了不少達到億元以上的單筆借貸。
 
  六是最近確實有不少當地的民營老板由於不堪高利貸重負而又找不到出路而跳樓自殺了,據說僅2011年就有30多人(這是當地人告訴我的估計數,大家都說很難有準確統計),更多的人則是一走了之,有的甚至跑到國外去。
 
  七是當地不少企業家認為目前出現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處理不當,更多嚴重問題會隨之顯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