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換個視角看待財政收入“負增長”

http://www.CRNTT.com   2012-04-02 08:39:58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北京市副市長吉林3月28日透露,今年前兩個月,北京市財政收入呈現負增長,到3月20日仍然是負增長0.9%。事實上,前兩個月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的不僅是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城市,財政收入都出現了令人吃驚的“負增長”。

  紅網刊登時評人吳睿鶇文章稱,北京、上海和廣州一線城市,包括重慶等二線城市的財政收入,集體出現令人吃驚的“負增長”,這是近年來少有的現象。倘若分析原因,除了經濟放緩之外,和去年各地基數太高、春節假期影響,以及房地產業收入減少,個人所得稅、營業稅結構性減稅減收等有很大的關聯,特別是在CPI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直接會導致流轉稅的減少。當然,還與世界經濟不景氣,歐債危機仍在發酵,以及經濟本身處於減速周期有很大聯繫。

  文章表示,倘若我們換個視角看待財政收入“負增長”,卻能化“危”為“機”,成為矯正社會不公的最好契機。

  一方面,能矯正國民收入分配結構上的不公。在承認財政高速增長是社會巨大進步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財政的跳躍式增長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其一,會加重國民的稅收負擔。從2000年進入《福布斯》統計開始,中國的稅收負擔指數便一路上揚,2002年位居第三,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數“躍升”全球第二,雖然稅務總局對此給予否認,但中國稅率偏高卻是事實。此外,如果國家財政的增長速度,遠遠高於國民的收入增長速度,大量財富會源源不斷流入國家,自然會對居民收入增長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擠壓”,陷入“國富民不富”的怪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