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賈康:征房產稅的實質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12-09-04 08:25:32  


 
  五、關於推進這一改革的若幹要領

  首先我們的管理部門應該更開明,適當披露已搞了多年的物業稅模擬試點“空轉”的相關信息,稅基評估的模擬試點信息都不披露似乎無必要。各地試點具體的數據可以不披露,但是其框架完全可以披露一些信息。我們調研所到之處不接觸數據,只了解“空轉”是怎麼推進的,可知當公眾了解大體情況以後,很多的反對意見也就會不攻自破。比如有人說這個事複雜得不得了,中國人操作不了——不是這樣的:已做了多年的十個地區的試點,無論是沿海發達地區、東北地區還是西部,都是要求對地面上所有的不動產確權之後,按照三大模式做不動產的稅基評估:一種是製造業的房產、一種是商業的房產、再一種就是消費性住宅。三大類型都有已經形成的評估公式和技術上的一套評估方案,而且把它軟件化了,調查人員、工作人員只要把不動產的具體數據一一填入,給一個指令,計算機在軟件支持下自動生成評估結果。當然這需要培訓幹部,需要進一步理清里面的技術細節,需要優化相關軟件,但這都沒有硬障礙,中國人不會蠢到這些個技術環節都過不去。所以這些事情應該進一步開明地透露信息。

  其次,應該盡可能把政府關於未來改革的一些基本考慮做出必要的信息披露,給社會公眾吃定心丸。比如說公務員、公職人員現在最擔心什麼?辛辛苦苦幹一輩子,最實惠的就是住房,如果說剛剛房改拿到了自己有完全產權的房子,然後馬上要征房地產稅,可能大多數人會跳起來。所以我認為這方面應該非常清晰地給社會公眾(包括公職人員)一個“定心丸”:以後所有社會成員的所謂第一套房或者家庭人均計算下來的一定標準之下的基本住房,是不被這個稅覆蓋的。這一條非常重要:中國國情、大眾心態之下,有什麼必要在這方面去觸動人家的基本住房保障呢?這是一個要向各方面說清楚使人們吃定心丸的必要事項。看看試點:上海方案只涉及增量,但依靠信息系統支持把新購房與原有房合併計算人均擁有面積,再對高端徵稅;重慶方案涉及了轄區內幾千套獨立別墅的存量,但清楚地規定了180平米的“起徵點”,仍是只調節高端。另外,有人說中國基本特點就是第二套房有社會保險功能,第二套房是自己給自己買了一個商業性的社會保險——這有一些道理,那麼對二套住房能不能稅率從輕?我覺得也完全可以探討。如對這兩點盡快形成相對清晰的原則性態度,再往下,便可討論怎麼樣按照支付能力原則去調節高端。對高端也不會硬要“傷筋動骨”,應該完全符合市場經濟稅制的“支付能力”原則,抽肥補瘦。這就是促進先富起來的階層和低收入階層在一個社會共同體里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的和諧局面,實際上是一種共贏。先富起來的這些人,一年交一兩萬、兩三萬元錢或再高些的稅,而這個再分配使政府更有能力扶助低收入階層住有所居,促使整個社會和諧了,底層不鬧事,不是大家一起安享改革開放成果嗎?總之,應該從方向、到路徑、到要領,認清我們應該共同尋求制度優化的一些基本認識,積極研討並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支持相關管理部門在這方面更好地順應形勢,在改革中掌握好無可回避的制度創新和調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