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讀《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3-03-25 13:48:09  


在孟曉蘇看來,新一屆領導團隊是一支夢之隊。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訊/持續了半個月的“兩會”,在萬眾矚目中落下帷幕,新任領導人的各種“語錄”,仍然在網上發酵。各路媒體使出渾身解數,企圖從不同的角度挖掘新一屆領導人的生平故事,這已成為媒體的一道新風景。

  故事不斷被挖掘,一本22年前出版的舊書,猛地闖入人們的視野,並在短時間內受到熱烈追捧。

  此書只有薄薄的212頁,包裝極其簡單,當年的售價只有4元,一本早已絕版的小册子,為何能在22年後重新走紅?蓋因為在其封面印著四位顯赫的作者,依次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中國房地產集團理事長孟曉蘇、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這本書叫《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

  此書出版於1991年,由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領銜,後面的3位都是他當年的碩士生,本書收錄了3名學生當年的碩士畢業論文。孟曉蘇撰寫第一章“經濟改革戰略的探討”,李源潮撰寫第五章“企業集團的發展途徑”,李克強撰寫第七章“農村工業化:結構轉換中的選擇”,其餘部分由厲以寧撰寫。

  這是一部研究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戰略的力作,作者對中國的經濟改革與發展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對國有企業改革、股份制改造、企業集團的發展、農村改革方向等命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這本書成書於各種社會思潮風雲激蕩的年代,“批判經濟領域的自由化一度成為輿論的主流”,在當時社會思潮混亂的環境下,四位作者立場鮮明地指出了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並對改革的具體戰略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思考。

  在當時看來,此書的觀點可謂“激進”,孟曉蘇的第一章在結集出版前,發表在1992年3月份的《管理世界》雜誌上,竟然引起軒然大波。有人撰文《當前改革問題之我見》痛批孟曉蘇走資本主義道路,要複辟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老路上去。孟文中所提改革深水區的問題,也被扣上了“要陷改革於滅頂之災”的帽子。

  到了當年11月,鄧公南巡,次年1月發表著名的南巡講話,講話中重新強調“不要先問姓‘資’姓‘社’”,並提出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著名論斷。緊接著“十四大”把“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進報告,並在1993年寫入憲法。

  孟曉蘇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談到,今天人們重新對這本書感興趣,可能更多的原因是作者身份的特殊性,而非對其內容感興趣。但作為本書的作者,遙想當年,難免感慨。

  “如今22年過去,我們當年的這些思想與理念全都變成了政策,這些正確政策推動著中國走向繁榮。”(記者 徐偉 發自北京)

挑戰劉易斯“二元結構”

  時代周報:現在很多人想要找到《走向繁榮的戰略選擇》一書,但是已經絕版,只能在網上看電子版,能否請您談談當時您和其他幾位作者寫書的經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