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土地財政”轉型是改革突破口

http://www.CRNTT.com   2013-07-27 09:11:47  


 
  首先,必須實現財源結構的合理化和實現財政分配的結構合理化,才能保證財政收支平衡,預防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其次,必須要擴大稅基,建立獨立穩定的地方稅體系。當前,提高中國房產稅總收入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盡量拓寬中國房產稅的稅基,確立明確的徵稅依據和靈活的徵稅體制。這種拓寬並不是盲目加重房產稅的徵稅負擔,而是在具體開發徵稅對象能力的基礎上做出逐步調整。一是短期內完善以營業稅為主體稅種的地方稅體系;二是建立以物業稅為主體稅種,以營業稅、房地產稅、資源稅和環境保護稅為輔助稅種,以企業所得稅為共享稅種的地方稅體系。如果能夠通過推動分稅制改革實現新一輪的“放權讓利”,不僅給地方政府開辟了新的財源,還能培育出真正的“公共財政”和“民生財政”。

  土地所有權改革是入口

  文章指出,土地相關的制度供給與制度目標的矛盾是土地財政產生的內在原因,因此需要從土地所有權制度入手。

  首先,逐步剝離地方政府的土地經營管理職能,探索由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公司代表政府經營,政府退出土地經營而做好土地微觀規劃管制與土地市場的宏觀調控。其次,規劃區內經營性國有土地由國有土地資產管理公司經營管理,公益用地由政府按照市場價格進行征購。再次,集體土地在規劃許可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入市分享農地增值收益。由於打破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壟斷供給,有助於穩定地價和房價,使土地和房地產市場回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上來。

  構建土地受讓金管理和儲備制度,編制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土地出讓金收入經法定程序,可由土地儲備機構、地方財政局、稅務局及資產經營公司設置財政專戶,保證收入及時納入管理和儲備機制內,其他部門不得私設賬戶。對地方政府的土地受讓,全國人大以及審計署必須發揮監督和審計的作用,加大審查和執法力度。編制地方政府資產負債表,提高地方預算透明度。

  建立透明的城鎮化融資體制

  文章表示,近期,經國務院批准,今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從原來的四省市擴大至六省市,在上海、浙江、廣東、深圳之外,新增江蘇、山東兩省,這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道路上的重要轉折點。但如果地方的償債資金來源仍繼續建立在“土地財政”上,風險顯然沒有消弭。許多發達國家地方政府是可以自行發債的,償債資金的來源就是地方政府自行開征的地方稅收,這是發達國家和市場經濟成熟市場的大方向。

  因此,未來國家應允許合格的地方政府在市場上公開發市政債,並逐步建立一個透明化的、以市政債為基礎的、有利於強化地方債務約束的政府城鎮化融資體制,真正為“土地財政”尋找改革和轉型出路。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