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縱橫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只有增長沒有改革 刺激政策就沒有前途

http://www.CRNTT.com   2013-08-06 08:00:38  


  中評社北京8月6日訊/高鐵要建,棚戶區要改造,房地產要健康穩定發展,許多人懷疑,為了保經濟下限,中國經濟是不是要再來一次4萬億刺激。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新型刺激政策出台,中國加強基礎設施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前景是明確的,但經濟來源與組織方式將發生極大改變。

  上一輪4萬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銀行,這導致壞賬風險上升,經濟上升掩蓋了產能過剩風險,地方政府與大型企業抱擁廉價貸款游刃有餘;本輪刺激政策截然不同,經濟增長不再追求兩位數而是7%到8%之間的底線增長,資金主要來自直接融資、民間,一些工程由民企承包建設。

  文章稱,中國是否需要加大投資是個偽命題,中國一直處於城鎮化的瘋狂建設過程中,從改革發軔迄今,以至於基本完成城鎮化,建設還將持續幾十年。城市攤大餅是成本最低、政績最高、對勞動力綜合素質要求最低的經濟發展方式。

  城鎮化過程處於關鍵時刻,高鐵連接中國近一半重要城市,大城市需要地鐵疏通城市人群,城市群之間需要輕軌連接各個城市,沒有通暢的公共交通,僅靠高速公路與汽車是不可想象的,你以為中國的人口和國土與美國相當、可以按照美國的方式發展嗎?中國城市群內部、城市群之間必須靠軌道交通連接為一體,公共交通是有形血管,資金流、人流等是無形血管,只有有形、無形血管全部暢通,才能建立健康的城鎮。

  另一方面,已經城市化的部分還有掃尾工作要完成,比如土地城市化而人口不能城市化,比如地面建築千奇百怪、越建越高,但貧民窟在老城區蔓延,地下管道卻像史前社會產物。

  7月的最後一天,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 第1頁 第2頁 】